发烧有弊也有利盲目退烧不可取
发烧有弊也有利,盲目退烧不可取
发热是医学术语,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发烧。人体正常的腋下体温在36.5~37.2℃,因人而异略有各不同,下午的体温比早上稍高,女性月经前及妊娠期体温略高于正常。很多人对发烧的认识并不全面,因此小编在此普及一下医学常识。
1、发热不一定是感冒引起的
现在很多人一发烧,不管什么原因就去吃感冒药。其实发烧不等于感冒,很多原因能够引起发烧,例如炎症、感染、甲亢、中暑、风湿热等,甚至连精神紧张也会导致发热。
2、是否发热要以体温计测量结果为准
有的时候人会觉得身体在发烧,很不舒服。这个时候不能以自己的感觉为准,必须要以体温计测量结果为准。很多时候自己觉得发烧,体温计测量结果其实不烧。
3、高烧指体温到39.1~41℃
有些人37.5℃就说自己发烧了,如果到38℃就认为自己是高烧,其实不必这么紧张。如果平时体温都不到36℃,那37.5℃就是有些发烧;如果平时都是37.2℃,那这个时候就不算发烧。一般38℃以下都算低烧,39℃以上才算高烧。
4、蒙头捂汗不可取
还有些人发烧的时候,用土方法退烧:蒙头捂汗,力求出身大汗,以为这样,感冒就会好。其实这样做是错误的,实践证明,单靠发汗治流感是不行的。因为发生流感时往往会引起发热,而发热时更不能捂着,否则会导致四肢抽搐甚至休克,此时正确的疗法是及时服药。
5、发烧不一定要清热
还有些人一发烧就去“清热”,其实发烧的热和“清热”所说的“热”概念不一样,不能混为一谈。例如风寒感冒也会发热,但这个时候需要的是辛温解表而不是清热。
6、发热有弊也有利
虽然发热的时候,人总是很不舒服。但其实发热对身体也是有利的。
1、体温升至高,很多病原体的活性降低,减少机体面对的病原体数量;
2、发烧引起的高温会使病毒的酶或毒素失活;
3、发烧加快体内化学反应速度来提高免疫反应水平。免疫系统加快攻击病原体,缩短感染的过程;
4、发烧会使病人感觉生病了,在这种情况下,病人很可能会去休息,防止机体被进一步破坏,同时有更多的体能来对付感染。
正因为这些原因,所以如果发烧不是严重,多注意休息、多喝开水就是最好的治疗,因为你的身体症状抵抗疾病,此时退可能是在“帮倒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