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臣拼命辞职皇帝死活不让明朝京察到底是什
发表于:2023-11-24 11:34:00
来源:蜜蜂资讯
大臣拼命辞职,皇帝死活不让,明朝京察到底是什么?
就像如今上班族要写工作周报、月报和年终总结一样,明朝的官员们也面临着KPI考核的压力。为了加强对官员的管理,明朝规定每六年要对南北两京的官员进行考察,谓之“京察”。京察时,四品以上的官员由皇帝亲自考察,四品以下的官员由吏部、都察院会同考察,如果考核不合格的官员,则会被直接罢黜,削职为民。
制度的设想是美好的,但是实施起来却很骨感,特别是对四品以上官员的考察完全沦为了一种形式,因为京察的方式很有问题。京察主要就通过臣子写“自陈疏”的形式,由臣子自己向皇帝报告过去六年工作中的种种不足,希望皇帝能够罢黔罢黜自己。皇帝在看完自陈疏后,通常对臣子多加鼓励,然后将其留任。
这种以“自陈疏”为主要方式的京察方式明显是存在很大问题的。
首先考查讲究客观,但自陈疏纯粹是官员们的一家之言,而不是他们过去六年的实际政绩。自陈疏虽然都是揭露自己的种种不足,但大多数文过饰非,不暴露实际问题,将重大的问题隐藏起来。
其次,以六年为一次考察周期,时间间隔过长,大多数能力有缺失或者政治斗争失利的官员早已经被清除出局,不需要专门等到每六年一次的京察。时间间隔过长也注定了京察注定将沦为一种形式,京察所能起到的监督作用是少之又少。
对这些违心的自陈疏,皇帝自然不会一封封看和批示,只会对一些亲近的重臣或者亲睐的臣子亲笔批示,以资鼓励。决大部分官员的自陈疏到了皇帝那里,都只有“不准辞”“不允辞”三个字。
正所谓人生如戏,明朝的京察大部分时期也是在演戏,既然站在了舞台上,那皇帝和臣子们都只好且演且珍惜了。
- 上一篇:公孙渊建立的燕国是三国时代的第四国为何知
- 下一篇:汉武帝有没有后悔逼死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