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柔和袁绍关系很好为何却能得曹操重用呢
高柔和袁绍关系很好,为何却能得曹操重用呢?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随着曹操统一北方以后中原的混战局面才一点点的消亡殆尽。不管是战乱还是和平时期,朝廷内部是要保持一个正常运作的水准的,而三国时期,不仅仅有横刀立马、征战沙场的将军,更有一些精通官场之道,做人原理的官员,而曹魏政权有一个人就是如此,虽然这个人和曹操的死对头——袁绍关系亲密,但是却能在曹魏中担任要职,而且这个人一下子活了90岁的高龄,并且经历了从曹操以及曹魏政权5个皇帝,可以说这个人亲眼见证了曹魏政权的兴衰。
《三国演义》似乎高柔从来没有出场,所以大部分人对于高柔还是非常的不熟悉的。而高柔的哥哥高干,可能有一小部分人会比较的熟悉,《三国演义》中,高干也是一个类似于炮灰的角色。不过高柔和他的哥哥高干不同,高柔善于治法,从小吏开始做起,一步步走向了曹魏政权最重要的几位权臣之一,甚至高柔72岁的时候还出任司空的职位,虽然汉朝时期司空并没有什么实权,但是75岁还可以位列三公,足可以看出高柔当时的显赫程度了。而高柔之所以可以在曹魏内部官场平步青云,靠的就是自己的审时度势。
高柔不仅仅是有本事这一点,能在曹魏集团久居高位不倒,可以说高柔凭借的是比能力更为重要的眼力。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的时候,高柔正是站到了司马懿这一边,于是在司马懿掌握了朝廷大局之后,高柔也是荣升太尉,而且拜封安国侯,而高柔也是一直在曹魏高层直到自己九十岁的时候,才寿终正寝。可以说高柔是整个曹魏政权中少数几个“最会做人”的官员,高柔并没有特别忠诚的一方,只不过是为了自保。高柔独到的眼光也让自己一次次和危险擦肩而过,当年劝说乡人迁离故乡、从袁绍哪里投奔曹操、“高平陵之变”的时候站队司马懿,高柔一次次做出了最为正确的选择,这正是高柔可以久居高位的王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