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庆保卫战太平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不在李秀
安庆保卫战太平军失败的原因是什么?不在李秀成
你真的了解安庆保卫战吗?小编给大家提供详细的相关内容。
太平军与湘军的安庆会战堪称太平天国的一大转折点,此战过后,太平军全面陷于被动,灭亡只是个时间问题了。
为什么这一仗打输了呢?原因何在?是因为陈玉成被巴夏礼忽悠得昏了头,没有去攻打武昌;还是因为李秀成三心二意,没有全力配合陈玉成的行动?
我认为:关键问题不在这里。
太平军进军湖北的目的,当时就被曾国藩看破了。他当时就意识到太平军这是“取势在千里之外,贼之善于用兵较昔年似更狡更悍……”他看破了太平军的计谋之后,就更加坚定了全力进攻安庆的决心,即使太平军攻克了武昌,他也不会分兵去救援的。试想,就连英法联军攻破北京曾国藩都没有放在心上,区区一个武昌就能让他方寸大乱?再说太平军占领了武昌,对于湘军也没有任何威胁。湘军的水师已经牢牢地控制住了长江,太平军占领了武昌,也不能切断湘军的粮道,所以曾国藩根本就不会因此而改变自己的方略。
因此,安庆是可以放弃的。
放弃安庆的目的,就是要把战线拉长,要让战争拖延下去。只有拖延下去,太平天国才有夺回战略主动权的希望。
曾国藩和他的湘军最大的弱点软肋是什么?就是他们得不到满清朝廷的真正信任。满清朝廷对于曾国藩和湘军说到底也就是想要利用他们一下,归根结底他们也是两条心。
如果战争的时间拖得很长,同时湘军的进展又很有限,在这样的情况下,满清朝廷与曾国藩之间的矛盾很有可能爆发。即便是慈禧那样精明的女人也会怀疑曾国藩是不是想要拥兵自重,想要趁着天下大乱自立为王。在这样的情况下,朝廷免不了会采取一点措施,比如在曾国藩与胡林翼左宗棠之间做一些分化工作,或是再想办法扶植一下其他的实力派人物等等。一旦这样的情况出现,太平天国的机会就来了。
在不利的形势下,要想尽办法保存自己的实力,耐心等待时机,等待敌人自己犯错误。这也是政治、军事斗争中常用的手段。只可惜太平天国实在是没有真正的战略家,他们在整体战略上走出来的基本都是臭棋,因此,他们的失败也就是无法避免的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