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通缉令百试百灵根据画像能认出罪犯吗
古代“通缉令”百试百灵,根据画像能认出罪犯吗?
大家在看古装剧或者看武侠小说的时候肯定都看到过朝廷缉拿通缉犯的情节,他们都是通过画像抓人的,这个画像上大概画出了犯人的外貌特征,顺道描述一下犯人的犯罪情节,大概往哪里逃了,最后再号召大家一起提供线索。
可您看过的也应该知道,古代通缉令的画像,那叫一个抽象啊!可能这个逃犯稍作外貌的改变,把自己掩饰的好一点,即使他站在你面前,很有可能你都认不出来。
首先我们要知道,古代如果要到通缉的程度,就证明这个事情是很大的,上上下下的官吏都要配合,所以一般只要这个人被通缉,其祖上十八代就已经被查得清清楚楚,如果想要找自己的亲人求助,那无异于自投罗网。
既然不能求助自己的亲人,那就跑别的地方躲起来吧,这又是一个问题了,我们都知道,在古代进城的时候是需要路引的,这是证明一个人身份的东西,如果你没有,那就是可疑人员,所以只要被贴了告示,城里就别想进去了,那么就只剩下野外了,野外的危险性也是不用多说了吧。
可能有人要说了,那还有一些小村子,不也可以躲藏吗,这种想法也是不切实际的,因为古代还有个罪名“知情不报”罪,也就是你看到一个人可疑,没有向官府报告,那你也是要一起获罪的,这些大大限制了犯人逃跑范围。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是“通缉令”上有这样13个字,这才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13个字就是“诏天下有能告杀人者,赏钱五万”,这个赏钱的规定从春秋战国时期就已经有了,到了宋元明清逐渐被扩大范围,很多犯人都有这个荣幸被赏钱。到了明朝,甚至还可以因此授官!
这就相当于你只要抓住一个人,就可以天降横财,甚至可以得到一个小官位,荫庇子孙,这是多么一个大的馅饼啊,寻常百姓哪能不使出十二分力气抓犯人。因此,逃犯如果到了这个程度,全天下就都是敌人了,您说这还怎么躲藏呢?不如乖乖束手就擒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