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热处理设备

安史之乱后大唐延续了100多年如何评价这

发表于:2023-12-19 11:22:53 来源:蜜蜂资讯

安史之乱后大唐延续了100多年,如何评价这段历史?

安史之乱开始后,大唐帝国延续了100多年。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这么长的一段历史,在历史书上,基本上被一个著名的“藩镇割据”之词给代表了。稍具体的细节,就如同两晋南北朝、五代十国的历史一样,人们只是空闻其名,却很少知道它的具体内容。

我年轻时一直不能真正理解唯物史观,后来看的历史书多了,我渐渐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历史总是在惊人地重复着,而且还是不可理喻的,以极其错误的方式重复着。简单的看,随便让个初中生坐在皇帝的位置上,也可以终结这种问题,但是换了一个皇帝又一个皇帝,总是让这种错误不断重复。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显然是因为当时的客观环境相似,所以历史的主角换了又换,但是行为都是大同小异的。

我最初选择以两晋南北朝,作为表达我历史观的突破口,主要是因为这段历史,一直都处于惊人相似的、不可理喻的重复着。

在这种惊人相似的、不可理喻的重复中,我们可以很容易看清皇权的本质。

因为在这种背景下,皇帝的无奈的与脆弱,我们可以看得清清楚楚,皇帝虽然高高在上,但是他永远都在各种力量的挤压下存在。

表面上,皇帝无所不能,其实呢?他们只能依靠众多明知不可为的方法(比如,加强皇族力量、加强外戚力量)去保证自己高高上,更主要的是,就算他们知道,这这样玩,就是如同饮鸩止渴,他们常常也无法拒绝。

而后来写的几段历史,通常也都是在强调一个事实,那就是历史是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人共同创造的;而是历经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上万年一代代积累下来的。所以任何一个人,不论他有多牛X,相对于这个巨大的基数,也是非常渺小的。

我的这种观点,之所以受到许多人本能的排斥,主就是因为大多数人熟悉的历史,通常都是英雄奋斗史、创业史。

在这种故事中,它通常会模糊历史背景,让我们很容易有一种错觉,那就是除了英雄人物,其他人都是打酱油的;所以,整个历史就是这个英雄人物谱写的。

在这种故事中,它通常只会选取一个历史片段,让我们很难看到太多惊人雷同的、反复出现的、看似极为简单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无数英雄人物;所以容易让人感觉,英雄人物对历史的影响,是可以超越时代的。

晚唐、残唐五代(安史之乱到陈桥兵变)这段历史,人们之所以不熟悉,主要是因为这200年的历史,让人感觉一个英雄也没有。

因为不就是一个军人势力失控的问题吗?随便出个英雄人物,分分钟就可以把问题解决了。最简单而言,“天才”的赵匡胤出来,弄了一桌烧烤,摆了几箱啤酒,放了一大堆红包,直接就把它解决了。

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对于那200年的历史,人们容易一片空白,因为你想把它写成一个英雄让历史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故事,都无法做到。

因为你不论拿哪个牛人当主线,也只能写成一个历史片段,关键是这个牛人,也实在不像英雄。因为安史之乱到陈桥兵变200年间,出现了太多的历史人物。除了天才的赵匡胤,懂得摆一桌烧烤解决军人势力失控的问题,还有谁懂得呢?

两晋南北朝三百的历史,也因为类似的原因,所以人们也容易一片空白。

五胡乱华到隋朝灭陈300年间,出现的历史人物,除了天才的隋文帝,谁曾让天下一统了?

这样一写,这两段跨度500年的历史,数风流人物,也就是隋文帝、赵匡胤了。

三国历史之所以人们非常熟悉,是因为三国演义的作者,以惊人的天才,作了这样一个构架,那就是诸葛亮在出山前,就知道汉室无法中兴了,但是他明知不可为,而要强为之。

于是这样乱糟糟的历史,遂因为这样一个设定,也有一个完整的英雄传奇主线。总而言之,刘备、诸葛亮君臣一心致力于汉室复兴,但是折腾来折腾去,终于最后还是一场空。而大家只要对刘备、诸葛亮的人物经历有最基本的了解,就可以对整个三国历史有一个最基本的了解。

而两晋南北朝、晚唐、残唐五代这种乱世,显然无法弄成这种某个英雄奋斗、创业的故事;哪怕是想写成一个英雄无力回天、遗恨而亡的故事,都无法做到。因为舞台太广了、时间太久了,哪个英雄人物从时间上、空间上涵盖的范围都太有限了。

而各个王朝漫长的、稳定的时期,通常也因为无法弄成这种英雄奋斗、创业的故事,所以人们通常也比较陌生。

相对而言,隋唐历史(安史之乱前),相对比较幸运。因为它有200多年时间跨度,但是我们只要对四个小故事,有最基本的了解,就可以把全部贯穿下来。

第一个故事:隋文帝横空出世,结束了三百年的天下纷争。

第二个故事:隋炀帝昏庸无道,于是天下大乱。少年英雄李世民神功无敌剪灭群雄,然后像范本一样存在的明君形象,实现了贞观之治。

第三个故事:一个宫中弱女子武则天,在男权时代,爬上皇位,成为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

第四个故事:唐玄宗创业的故事。一个前期英明神武的明君,让大唐历史(甚至是中国历史)进入巅峰时代,然后突然变得昏庸,让帝国衰落了,甚至是整个中华民族衰弱了,于是从此以后,重振汉唐雄风,成为中国人永远的梦想。

这段历史,足足有200年,但是你只要对这个四人物有个大概的了解,就可以把这200年的历史基本贯穿下来。

越是对历史背景不熟悉的人,越容易夸大英雄人物对历史的作用。

比如,因为中国的历史学者都对隋朝历史比较熟悉,所以隋文帝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一直没有什么了不起的。

以至于有人说,翻开中国历史,没有比隋文帝成功更容易的人了。因为隋文帝并没有经过什么奋斗,就成了帝国最有权势的人;而在此前,宇文泰兼并了四川,宇文邕兼并了关东;隋文帝上位后,以绝对压倒性的优势一举灭了陈国,于是天下一统了。

总的来说,在中国传统历史上,隋文帝恐怕也就是和司马炎相提并论的人物。

但是外国历史学者一写这段历史,那可了不得了。因为一些外国历史学者,只对这段历史有基本的大概了解,难免会认为隋文帝就是如同天神一样的存在,因为五胡乱华之后,中国混乱纷争三百年,谁也无法让天下实现统一,而隋文帝三下五除二就让天下统一了。

这样一写,隋文帝在许多外国人眼中,那就是只有秦始皇才能相提并论的政治人物,历史地位之高,完全可以碾压其它所有帝王将相。

其实,绝大部分的英雄人物,都是类似原因塑造出来的。

总而言之,我们把聚光灯都打在他身上,让人难免会有一种错觉,整个历史的变迁,就是因为他的出现。

我还是一贯的观点,那就是历史是由几十万、几百万、几千万、甚至几亿人、经过几十年、几百年、几千年创造出来的,任何一个人相对于这一切而言,其实都是渺小的。当我们把聚光灯照向更多的人,更长的时间跨度,自然会发现,个人的力量是如此渺小。

汽车博览期刊

现代经济信息

科学与信息化

国际公关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