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丽江蓼

曹魏会被司马家取代的原因是什么曹丕的政策

发表于:2023-12-19 11:30:23 来源:蜜蜂资讯

曹魏会被司马家取代的原因是什么?曹丕的政策出了问题

正始十年(公元249年),司马懿趁曹爽陪曹芳离洛阳至高平陵扫墓,起兵控制京城。自此曹魏大权落入司马氏手中,史称高平陵事件。对于司马懿能够篡权成功的原因,无疑是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值得注意的是,在曹操生前,司马懿一直受到压制的。不过,在曹操去世后,司马懿的权力得到明显增长。对此,在笔者看来,司马懿最终能够篡权,实际上因为曹丕违反了曹操的一个策略,这个策略就是“唯才是举,抑制士族”。

无独有偶的是,在三国时期,东吴皇帝孙权,几乎一生都在抑制东吴本地的世家大族。同样的道理,刘备也对益州本地豪强又大又拉。与此相对应的是,曹丕在建立曹魏后,推行了九品中正制,可谓全面倒向了士族。而这,无疑为司马懿这样的士族崛起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因此,在不少历史学者看来,曹操多次颁布唯才是举令。所以在品第人物上,虽然家世是不能忽略的,但在初期,显然更重才学。与此相对应的是,司马懿则非常支持九品中正制的推行。《通典》卷32有:“晋宣帝加置大中正,故有大小中正,其用人甚重。”而曹羲是不同意的。后来曹羲与兄曹爽皆为司马懿所杀。

就司马懿来说,祖父司马儁为颍川(今河南禹州)太守,父亲司马防为京兆尹。司马防育有八子,因字中都有一个“达”字,当时号称司马八达。由此,非常明显的是,就出生于士族家庭的司马懿,自然非常支持九品中正制的推行,而对曹操的唯才是举非常不感冒。通过九品中正制,司马懿的家族势力,显然可以得到进一步的壮大。

最后,进一步来说,在高平陵之变中,不仅司马懿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参与其中,司马懿的兄弟司马孚也起到了作用。如果还是曹操的用人策略,显然不会让司马懿这样的世家大族壮大的。因为士族壮大之后,无疑会皇帝的权力形成重要的威胁。而就曹丕来说,因为能力不如曹操,加上为了顺利篡汉自立,取代东汉王朝,所以对士族权力的扩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值得注意的是,在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建立西晋后,依然存在士族权力过大的问题。而这,自然是受到了九品中正制的影响。

对此,司马炎通过分封宗室为王,并让这些藩王掌握兵权,以此拱卫皇室。不过,非常遗憾的是,晋武帝司马炎恢复分封制的举动,带来了八王之乱,从而将西晋推向灭亡。所以,从这一点来看,司马懿因为曹丕违反了曹操的一个策略,得以壮大实力,篡权成功,最终其后代也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体育画报杂志官网

大众文艺官网

明日风尚杂志

中国宽带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