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竹胶板

曹睿是个怎样的皇帝他为何会重用司马懿呢

发表于:2023-12-19 11:39:24 来源:蜜蜂资讯

曹睿是个怎样的皇帝?他为何会重用司马懿呢?

众所周知,曹睿是三国时期魏国的第二任皇帝。他是魏武帝曹操的孙子,魏文帝曹丕的儿子。曹睿在继承魏国的皇位之前,曾于公元222年被封为平原(今山东省平原县西南)王,直到公元226年被立为太子,在平原王的位置上待了五年。这是三国时期从平原走出的第二位皇帝,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从平原走出的去的第一位皇帝是刘备(公元161年——223年)在公元190年至194年曾“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公元221年刘备在得知汉献帝被废后,在诸葛亮等人的拥戴下称帝蜀汉,223年去世,谥汉昭烈帝。

《三国志·魏书·明帝纪第三》记载“七年夏五月,帝(丕)病笃,乃立为皇太子。丁巳,即皇帝位,大赦。尊皇太后为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诸臣封爵各有差。癸未,追谥母甄夫人曰文昭皇后。”黄初七年五月即公元226年5月,魏文帝病已沉重,丙辰(十六日)召中军大将军曹真、镇军大将军陈群、抚军大将军司马懿,发布遗诏,命令他们辅佐曹睿主持政事。丁巳日(十七日)文帝去世,曹睿即皇帝位,尊太后卞氏为太皇太后,养母郭皇后为皇太后。并且追封他的母亲甄夫人为文昭皇后。《世语》曰:“帝与朝士素不接,即位之后,群下想闻风采。后数日,独见侍中刘晔,语尽日。众人侧听,晔既出,问何如?晔曰:‘秦始皇、汉武帝之俦,才具微不及耳’。”曹睿刚刚当上皇帝,群臣却想一睹他的风采,可他单独接见了侍中刘晔,谈了整整一天 。刘晔对曹睿的印象是志向可与秦始皇、汉武帝相比只是才智稍稍及不上。

太和六年(公元232年)“帝爱女淑卒,帝痛之甚,追谥平原懿公主,立庙洛阳,葬于南陵,娶甄后孙黄与之合葬,追封黄为列侯,为之置后,袭爵(《资治通鉴》第七十二卷·魏明帝太和六年)。”《三国志·魏书·后妃传》记“太和六年,明帝爱女淑薨,追谥封淑为平原懿公主,为之立庙。取后亡从孙黄与合葬,追封黄列侯,以夫人郭氏从弟德为之后,承甄氏姓,封德为平原侯,袭公主爵。”曹睿爱女曹淑据说还未满月就死了,曹睿非常悲痛,他要追谥她封号为平原懿公主,同时还封郭德从甄氏姓,为平原侯,为什么曹睿对公主和郭后从弟德封号都封在平原,这应该与他当年被封平原王有关。他从平原王晋封皇太子到即皇帝位,平原对曹睿来讲是福地。他最心爱的女儿虽然死了,她的封号就用平原福地来命名,而且这个“懿”是指美好的德行方面,平原懿公主就是有美好德行的平原公主了。曹睿不仅封爱女为平原懿公主,还为她选择了爵位继承人,并且封为平原侯,可见平原在曹睿心中的份量。为此事在朝中还引起了一场风波。司空陈群谏曰:“八岁下殇,礼所不备,况未期月,而以成人礼送之,加以制服,举朝素衣,朝夕哭临,自古以来,未有此比。而乃复自往视陵,亲临祖载。愿陛下抑割无益有损之事,此万国之至望也。”少府杨阜曰:“文皇帝、武皇后崩,陛下皆不送葬,所以重社稷,备不虞也;何至该抱之赤子而送葬也哉!帝皆不听(《资治通鉴》第七十二卷·魏明帝太和六年)。”可见曹睿对这位平原懿公主的感情。

曹睿登基后,沉着刚毅,有决断,有见识,很有统治者的气魄。他在位13年,正是三国征战最激烈的时期,魏、蜀、吴都处于鼎盛阶段,魏明帝曹睿采取东攻西守的战略,消耗了蜀吴的力量,巩固了魏国的地位,为日后的魏国一统奠定了基础。同时曹睿一生在文学上也有颇深造诣。

魏明帝景初三年(公元239年)正月,病重卧床的曹睿急召司马懿从前线回到京师。曹睿拉着司马懿的手说:“我把后事嘱托给您,您要与曹爽一起辅佐幼子。死岂是可以忍住的,我强忍着不死是为了等待您。能够与您相见,再也无遗恨了。”于是召来养子曹芳对司马懿说:“就是他了,您仔细看看,不要看错。”又教齐王曹芳上前抱住司马懿的脖颈,司马懿磕头流泪。这一天,立齐王曹芳为皇太子,曹睿旋即去世,时年三十六岁。

从平原王的位置上走出的这位魏国的第二位皇帝,走完了他短暂的一生。《三国志》的作者陈寿在评价曹睿时写道:“明帝刚毅断识,任心而行,盖有君人之至概焉。于时百姓雕弊,四海分崩,不先聿修显祖,阐拓洪基,二遽追秦皇、汉武,宫馆是营,格之远猷,其殆疾乎!”

中外企业文化官网

中国水运杂志社

建筑与装饰杂志社官网

家庭生活指南杂志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