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健康频道

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无法扭转藩镇割据

发表于:2023-12-19 11:55:00 来源:蜜蜂资讯

平定了安史之乱后,唐朝为何无法扭转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王朝艰难地平定了安史之乱,为何还是无法扭转藩镇割据的局面?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内容,感兴趣的小伙伴快来看看吧。

公元762年年底,负责主持平叛事宜的新任朔方节度使、河北副元帅仆固怀恩指挥唐军在昭觉寺一线接连重创史朝义所部叛军,再度收复洛阳城。在此后的数月之中,仆固怀恩率朔方军不断追击史朝义所部叛军。

因为安史叛军势力强盛,在平叛之初,对待降将,唐朝君臣便已制定“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处置办法,于是见史朝义大势已去,其麾下将领纷纷倒戈向唐军投降。不久,走投无路的史朝义被迫自杀,历时近八年的安史之乱从此落下帷幕。

得知安史之乱被平定的消息后,朝野上下欣喜若狂,诗圣杜甫挥毫写下了那首脍炙人口的《闻官军收复河南河北》,在诗中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一句,表达了自己满心欢喜。

此时,唐朝上下都认为安史之乱被平定了,天下将会再度回到那个令人无限怀念的“开元盛世”之中。可是,历史并没有向着人们所希冀的方向发展,唐朝非但没能回到盛世,还一步步滑向了藩镇割据、军阀混战的混乱局面。

那场使得强盛的大唐王朝疲于奔命的安史之乱既然已被平定,为何唐朝还是无可奈何地陷入了藩镇割据之中呢?

其中边疆藩镇负责抵御外敌;中原藩镇则是用以改变外重内轻的军事布局,在牵制边疆藩镇,使其不能轻易威胁中央的同时,沟通东南藩镇;而东南藩镇则是从财政上支持中央朝廷。在这百年时间里,中原藩镇、东南藩镇以及边疆大多数藩镇皆在中央朝廷的控制之下,并未形成割据之势。

这一局面被彻底改变,唐朝中央失去了对各地藩镇的控制,还要从那场席卷了整个唐朝的“黄巢起义”说起。

公元878年,黄巢起义爆发,唐僖宗调集各镇将士参与平叛,可是各镇节度使只想着保存自己的实力,只要黄巢不到自己的势力范围,绝不出兵平叛。一来二去之后,起义愈演愈烈,黄巢起义军不断扩张。各地藩镇面对黄巢的威胁,只能不断扩充兵力,用以自保,就连被唐僖宗委以重任的诸道行营都统、尚书右仆射高骈都玩起了拥兵自重、养贼自重的把戏,坐看黄巢起义军北上攻入关中,攻陷长安。

而后,虽然在各镇节度使的努力之下,黄巢起义被迅速平定。可是此时的各地藩镇已然坐大,中央朝廷也失去了威慑各地藩镇的武装力量,再加上唐朝统治者对待起义军降将又拿出了祖传的“首恶必办,胁从不问”的处置办法,又封赏了一批降将当节度使,其中就有亲手终结唐朝的朱温。

如此一来,各地藩镇彻底失控,唐朝中央政府彻底成为了摆设,于公元907年走向了灭亡……

黄河黄土黄种人官网

美化生活杂志

中外企业文化杂志社

中华志愿者版面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