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一句话为何就能改变刘备的想法
庞统一句话,为何就能改变刘备的想法?
嗨又和大家见面了,今天小编带来了一篇关于庞统的文章,希望你们喜欢。
皆知,刘备有三大谋士,诸葛亮、庞统和法正!这三位共同辅佐着,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的刘备,在人生晚年时期,最终鼎足三国,当上了蜀汉开国皇帝。
那么这三大谋士中,谁的功绩最高?当然是诸葛亮,这是公认的。理由一条就足够了:活得比庞统和法正都长!所以诸葛亮干的事最多,以至于在刘备去世后,诸葛亮独臂撑天支撑起了蜀汉,开创了一个“诸葛亮时期”(五次北伐)。
所以,若论对刘备影响最大的谋士是谁?只能是庞统!那么问题也随之而来,论口才,诸葛亮比庞统还牛,论见识智谋,也跟庞统齐名,可为何诸葛亮,却改变不了刘备,反而在关键时刻,显得那么束手无策呢?
最典型的例子就是,刘备伐吴,发动夷陵之战前,赵云都看出来了,这是分不清主次矛盾,慷慨劝谏,可诸葛亮却一直束手无策,只在事后说,要是法正活着就好了!这是为何?其实,在笔者看来,是有两方面的原因促成的。
其一:诸葛亮的性格。所谓诸葛一生唯谨慎!这句话换个说法就是:诸葛亮从来不做出头鸟!故而,关键时刻,总见别人劝谏刘备,而诸葛亮却总是,把最坏的准备做好,竭尽全力的兜刘备的底。
其二:诸葛亮的地位。诸葛亮在刘备时期,主要的职责是内政。即,刘备开疆扩土,诸葛亮把刘备打下来的地盘,治理好,让百姓归心。两人配合得非常好,形成了默契,达到了平衡。所以,刘备从没干预诸葛亮如何实施内政,那么诸葛亮岂能,干预刘备动兵,打破这个平衡?
故而,庞统可以在关键时刻,跟刘备叫板,一句话改变刘备,但诸葛亮却只能束手无策,然后默默做好一切准备,给刘备兜底——这其实,更需要智慧和能力!
- 上一篇:鲁班书是一本奇书但是为什么说鲁班书害人
- 下一篇:历史上后宫嫔妃在亡国后的下场有多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