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真逸史第四十回禅师坐化证菩提三主云游成
禅真逸史第四十回:禅师坐化证菩提 三主云游成大道
《禅真逸史》的情节十分曲折,是一个以南北朝南梁、东魏对峙为背景,书叙林澹然师徒两代人行侠仗义的故事。东魏镇南将军林时茂出于义愤,斥责了践踏民田的相国公子高澄。为避祸削发出家,改号澹然,逃奔南梁,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禅真逸史》第四十回的故事。
诗曰:
逝水滔滔不断流,浮生寄这似虚舟。
垂髫童子霜堆鬓,矍铄禅师雪洒头。
回首功名成大梦,俯思荣辱付浮沤。
释归极乐玄骖鹤,万古传扬姓字留。
话说隋炀帝被突厥围困于雁门关,众皆危惧。帝遣元帅虞世基率精兵开关出战,大败而归。炀帝大惊,诏天下募兵,守令勤王。当下屯卫将军云定兴知天子有难,聚集豪杰,起军发马,赴边塞救驾,惊动一个年少英雄,年方十六,聪明勇决,识量过人,前来应募。却是太原留守大将军李渊之子李世民,来见云定兴献策道:“突厥敢举兵围天子于雁门,必谓我等仓猝不能赴援。今白昼则引旌旗,左出右入,东进西退,令数十里不绝;黑夜则金鼓之声 相应照会,呐喊不息。猾虏必疑援兵大至,望风而适矣。”云定兴依其计,果然突厥疑有大兵,渐渐散围,不敢逼迫。不半月间,各郡救兵皆到。突厥闻知,解围而去,炀帝方得还朝,大赏众将。自此李世民之名,四海尽知,英雄钦服。
李世民见天下大乱,盗贼满前,已知隋室将亡,陰有安天下之志,轻财养士,结纳贤豪。有一谋士,姓刘名文静,又一宫监,姓裴名寂,旨与世民相善,密议大事。刘文静道:“今主上南巡江 淮,李密围逼东都,刘武周已据汾陽宫,群盗殆以万计。当此之际,有真主驱驾而用之,取天下如反掌耳!太原百姓,皆避盗入城,刘某为令数年,尽知豪杰,一旦收集,可得十万人。尊公所统之兵,复且数万。一令之下。谁敢不从!乘虚入关,号令天下,不半年间,帝业成矣。”李世民大悦。对父李渊道:“主上无道,百姓困穷,晋陽城外皆为战场。大人若守小节,下有盗寇,上有严刑,危亡无日。不若顺民心,兴义兵,转祸为福,此天授之时也。”李渊大惊道:“汝安得出此言?取灭族之祸也!”次日,李世民又道:“目今盗贼日繁,遍于天下,大人受诏讨贼,贼可尽乎?愿大人早定大计。”李渊笑道:“吾夜间思汝之言,亦大有理。今日破家丧躯亦由汝,化家为国亦由汝!”世民和裴寂设计,暗嘱宫人张、尹二妃设宴宫中侧殿,待李渊酒酣,二妃拥抱,同卧龙床 ,恣乐通宵。次日,李渊怕事露,定计杀了副留守王威、高君雅二将,遂作符饬内宫监库物赏军,改换旗帜,军声大振。先据晋陽,又取长安,开仓库赈济穷乏,改立白旗,聚集文官武将,大小军士,宰牛杀马,祭赛天地诸神,誓众于野,作檄文遍达各郡。又差众官迎接代王侑即皇帝位于天宝殿,改元义宁元年,大赦天下。时隋炀帝驾在江 都,遥尊为太上皇。李渊自立为唐王,都督内外诸军事。
南平西北缙云山,三子成真逝不还。
万古千秋遗迹在,至今游客指颓垣。
后来查讷致仕,善终于家,其子查衡袭职。尉迟仲贤因随驾征讨突厥,亡于阵中,赠武平侯,子孙世袭其爵。杜世廉、薛仁禹阝,皆享富贵三十余年,寿至九旬而薨。只有张一奇于贞观十一年,奉旨征剿高丽,舟至鸭绿江 。狂风骤起,大浪掀天,战舟将覆,被高丽王部下大将哈都罕儿所获。张一奇义不屈节,自刎而死。唐太宗怜其忠,立祠享祭,赠为郑国公,其子张镛袭授国公之职,后世子孙俱登科甲,直至皇明,依然一大族也。后贤观此,作一词以志感,词名《满江 红》。词云:
碌碌浮生,囗虚度、一番岁月。祗只为,是非荣辱,令人周折。舌剑唇槍徒自毙,纷纷蚁阵谁优劣?到头来、未免梦黄粱,空悲切。谁打破,风流 袕?谁打散,愁眉结?终有个兴罢、酒阑人歇。明哲知机须及早,等闲两鬓堆霜雪。君不见、三侠弃职访蓬莱,登金阙。
- 上一篇:2022涨停板选股操作有哪些
- 下一篇:三国里有趣的人名每个都超乎想象当时是怎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