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梦中菊花诗会上贾探春做了什么样的诗有
发表于:2024-01-24 10:12:36
来源:蜜蜂资讯
红楼梦中菊花诗会上贾探春做了什么样的诗?有何寓意?
《红楼梦》是一部诗意化的小说,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薛宝钗和史湘云订了十二首菊花诗,分别由薛宝钗、林黛玉、史湘云、贾宝玉和贾探春五人做完。各自诗文中,都归于各自的命运。但十二首诗也是首尾呼应,将得菊赏菊的心情表露无疑。
之前用了四个篇幅将“钗、黛、湘、玉”四人的十首菊花诗一一做了解读。虽然不擅长解读诗词,好在《红楼梦》诗文的特色就是隐喻作用更突出。不论诗文优劣只说故事,也能理解七七八八。本文剩下两首贾探春的诗文,也是如此解读一下。
贾探春的《簪菊》是第八首,《残菊》是最后一首,堪称收尾之作,与薛宝钗的开篇遥相呼应。有了之前四人的十首菊花诗的验证,可以肯定贾探春的两首菊花诗,与她的命运遥相呼应,互为影射。下面就粗略讲一讲。
《南柯子·柳絮》:
空挂纤纤缕,徒垂络络丝,也难绾系也难羁,一任东西南北各分离。(贾探春)
落去君休惜,飞来我自知。莺愁蝶倦晚芳时,纵是明春再见隔年期!(贾宝玉)
贾宝玉在远嫁第二年,寻到了贾探春,就寻到了林黛玉。此后在王妃妹妹的供养下,以僧人身份在林黛玉坟前守墓余生,当是《红楼梦》最终的结局。当然,这是君笺雅侃红楼的个人推测。
贾探春的《残菊》,不但收了菊花诗的尾,也收住了《红楼梦》的结尾。还不止,如果没忘我们解读第一回跛足道人与癞头和尚约定“三劫之后,北邙山相见”的话,三劫指九十年,代表《红楼梦》的整个时间跨度。也就是说金陵十二钗和贾宝玉众人,起码有一人要在九十岁左右才会去世。联系后文秋爽斋的大观窑盘子里的“数十个娇黄玲珑大佛手”,此人是贾探春的概率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