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古奇观第十二卷羊角哀舍命全交
今古奇观第十二卷:羊角哀舍命全交
《今古奇观》是一部白话短篇小说的选集,作者为明代抱瓮老人。主要选自冯梦龙的“三言” 和凌濛初的“二拍”。接下来小编就给大家带来相关介绍,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书中的四十篇作品,多角度、全方位地反映了当时市民阶层的生活面貌和思想感情。它既表现了资本主义萌芽时期的新思想,又留存着消极和庸俗的旧意识,其中也有一些描写神仙道化、宣扬封建伦理纲常和描写色情的成分。这种进步和落后交织在一起的现象,正是当时新兴市民文学的基本特征。
第十二卷 羊角哀舍命全交
背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看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天明,再唤乡老,问:"此处有坟相近否?"乡老曰:"松阴中有荆轲墓,墓前有庙。"角哀曰:"此人昔刺秦王几不中被杀,缘何有坟于此?"乡老曰:"高渐离乃此间人一知荆轲被害,弃尸野外乃盗其尸,葬于此地。每每显灵,土人建庙于此,四时享祭几以求福利。"角哀闻其言上遂信梦中之事。引从者径奔荆轲庙下指其神而骂曰:"汝乃燕邦一匹夫几受燕太子奉养,名姬重宝尽汝受用。不思良策以副重托二入秦行事,丧身误国,却来此处惊惑乡民一而求祭祀!吾兄左伯桃一当代名儒,仁义廉洁之士,汝安敢逼之?再如此,吾当毁其庙上而发其家,永绝汝之根本!"骂讫二却来伯桃墓前祝曰:"如荆轲今夜再来兄当报我。"归至享堂只是夜秉烛以待。果见伯桃哽咽而来,告曰:"感贤弟如此,奈荆轲从人极多儿皆土人所献。贤弟可束草为人下以彩为衣,手执器械,焚于墓前,吾得其助,使荆轲不能侵害,"言罢不见。角哀连夜使人束草为人,以彩为衣,各执刀枪器械建数十于墓侧,以火焚之,祝曰:"如其无事,亦望回报,"归至享堂,是夜闻风雨之声,如人战敌。角哀出户观之见伯桃奔走而来,言曰:"弟所焚之人个不得其用。荆轲又有高渐离相助儿不久吾尸必出墓矣。望贤弟早与迁移他处殡葬免受此祸。"角哀曰:"此人安敢如此欺凌吾兄!弟当力助以战之,"伯桃曰:"弟,阳人也下我皆阴鬼;阳人虽有勇烈只尘世相隔,焉能战阴鬼也?虽苕草之人只但能助喊,不能退此强魂"角哀曰:"兄且去,弟来日自有区处下"次日,角哀再到荆轲庙中大骂,打毁神像。方欲取火焚庙只见乡老数人,再四哀求曰:"此乃一村香火二若触犯之,恐贻祸于百姓上"须臾之间,土人聚集,都来求告。角哀拗他不过上只得罢了。
回到享堂,修一道表章,上谢楚王一言:"昔日伯桃并粮与臣,因此得活,以遇圣主。重蒙厚爵一平生足矣,容臣后世尽心图报"词意甚切。表付从人儿然后到伯桃墓侧,大哭一场,与从者曰:"吾兄被荆轲强魂所逼一去往无门,吾所不忍。欲焚庙掘坟又恐拂土人之意。宁死为泉下之鬼,力助吾兄,战此强魂。汝等可将吾尸葬于此墓之右二生死共处,以报吾兄并粮之义人回奏楚君,万乞听纳臣言了永保山河社稷。"言讫上掣取佩剑,自刎而死。从者急救不及速具衣棺殡殓,埋于伯桃墓侧,是夜二更,风雨大作上雷电交加,喊杀之声,闻数十里上清晓视之,荆轲墓上,震烈如发个白骨散于墓前。墓边松柏了和根拔起。庙中忽然起火口烧做白地。乡老大惊,都往羊、左二墓前焚香展拜。从者回楚国将此事上奏元王。元王感其义重,差官往墓前建庙,加封上大夫,敕赐庙额曰:"忠义之祠",就立碑以记其事。至今香火不断,荆轲之灵自此绝矣。土人四时祭祀所祷甚灵。有古诗云:古来仁义包天地个只在人心方寸间。
二士庙前秋日净口英魂常伴月光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