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热处理设备

太尉是什么职位揭秘太尉的由来与发展

发表于:2024-02-18 09:52:07 来源:蜜蜂资讯

"太尉"是什么职位?揭秘"太尉"的由来与发展

相信大家一定都看过位列四大名著之中的《水浒传》,在脍炙人口的《水浒传》中不仅有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位英雄好汉以及他们各自传奇故事,但是我认为在《水浒传》中英雄背后更多体现的是在当时中央集权制度之下的等级森严的官僚制度,在这等级分明的官僚体系中有教头、禁军教头、经略使、都监......真的是让我们眼花缭乱,以至于无法分清楚这些职位的大小与职能。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太尉的发展历程吧!感兴趣的读者和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太尉"一职的开端起源。

相信大家一定会不约而同的在脑子中跳出一个想法:这个官职是秦始皇完成统一大业之后为辅佐秦始皇处理军国大事而设立的,这个想法可是错得离谱呢!其实这并不是"太尉"一职真正的开端与起源,如果要追溯到"太尉"这一名称的开端的话,那就要说到《吕氏春秋》了,要说到这个职位真正出现是在战国时期在秦国便设立有"国尉"一职,这所谓的"国尉"主要是负责管理秦国的军政事务,在当时太尉的官位级别相对于"大良造"略低一级,除此之外秦王还允许"国尉"掌管一千余名卫兵,说到这里,你肯定要说"国尉"这样级别的官员掌握一千卫兵不值得说什么炫耀之词!但是如果你知道现在二十一世纪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中央军委主席都不能拥有自己的军队的话,相信你便会收回刚才的话了。后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中央集权制度之后在中央设立"三公九卿"分别掌管国家各种事务,这"三公九卿"中的"三公"分别是掌管行政权的丞相,掌管监察权的御史大夫,掌管兵权的太尉,追根溯源这"太尉"实际上就是由战国时期秦国"国尉"演变而来。

但是众所周知秦始皇并不是一个会将兵权下放于臣子的帝王,秦始皇将权利看的非常之重!当然了,相信一定没有一个帝王愿意交于他人吧!交出兵权岂不是将一国统治之位拱手让人?从秦朝出土的文物中现存于世的虎符我们便能看出来,如果要用兵则需要将两块虎符合二为一才能调动军队,只有完整的虎符才是军队认可的军令!自古以来这虎符一般是由皇帝自己保存一半,另一半则交由在外带兵打仗将军,由此可见秦始皇对兵权是多么的看重了!所以一直以来也只是一个虚职罢了。

西汉时期,太尉这一职位的曲折发展。

后来汉高祖刘邦建立汉朝,汉朝大体上承袭了前朝的制度,中央各级官吏的名称和地方各级官吏的设置也都基本沿用了秦朝的制度。但是与秦朝大为不同的便是汉高祖在皇帝之下 重新设立了三套平行官僚体制系统,这所谓的"平行官僚体系"分别由丞相率领的外朝官员、大将军率领的内朝官员,除此之外还有处理皇帝、皇族私人事务的宫廷内部官员构成。由于汉朝官职名目多而繁杂的同时又具有一定的分权目的,所以"太尉"一职的实权性质并不是很固定,而是时时变化,随着国情需要,帝王决策而变。

据说西汉时期的第一任太尉是汉高祖刘邦的近臣发小卢绾担任,但是后来因为种种原因汉高祖遭到自己发小卢绾的背叛,卢绾起兵造反,这一举动可是伤透了汉高祖的心啊,被自己认为很是亲近的人背叛,这感觉说是心如刀绞也不为过啊!可想而知太尉这一职位被暂时撤销也是汉高祖伤心至极的决定。之后太尉原本的职权归入丞相之下。之后由于政治需要皇帝又命周勃接任太尉一职,周勃随后以太尉之职平定了诸吕,继而拥立汉文帝刘恒继位。待到国家情况稳定之后,周勃转任丞相一职,太尉一职由灌婴接任。但是在景帝时期发生著名的"七国之乱"的时候,周勃的儿子周亚夫又再一次临危受命担任太尉一职,率领军队平定叛乱,消灭叛军。在"七国之乱"之后,周亚夫也一如自己的父亲周勃那般转任丞相,而太尉这一职很悲剧的再一次遭到了撤销!到汉武帝时期,田蚡也被撤职,继田蚡被撤职之后,这本来属于太尉的权利与职务也被丞相与大司马一分为二收入囊中。发展到西汉末期太尉一职已经完全被内朝官员中的大司马全全接替取代!

明清之际,太尉彻底消失在历史的卷轴之中。

待到明朝时期,明朝初期,设有五军都督府,五军都督府在一定程度上取代了太尉所谓的"掌握全国兵马,管理全国军事事务"的职责,后来朱元璋加强中央集权,这太尉一职才真正被彻底废除!

结语:在我们一起看过太尉这一职务在历史潮流中的磕磕绊绊,起起伏伏,应该已经可以将太尉这个官职的起源发展的脉络清晰的呈现在眼前了,相信大家对我国中央专制集权制之下的官僚体系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大家可以喜欢我分享的历史小知识!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