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情五丈原之战诸葛亮在担心什么
悲情五丈原之战:诸葛亮在担心什么?
导读:诸葛亮五次北伐无功而返,自忖不敢负先帝之托,兴甲兵而谋政事,毅然发动第六次北伐。然世事变化无常,这一去竟是病逝五丈原,魂归苍天。悲苍天给了武侯一个神话传奇,却给不了他一纪的生命延续,一代奇人至此收场,呜呼痛哉!
网络配图
关于诸葛亮北伐,有人认为以当时魏国和蜀国的实力对比,蜀国战胜魏国是不可能的,诸葛亮无视这一现实连年兴兵,给蜀国带来了极大的负担,老百姓苦不堪言,蜀国国力因此更加衰弱。但是,作为蜀汉的托孤大臣,诸葛亮继承先主遗志,不贪图安逸享受,励精图治,竭尽全力进行北伐,无论结果如何,这样的精神和毅力都应该称赞。
还有人认为诸葛亮通过北伐来打击异已,维护自己的政治权力,这更是荒诞不经,别的不说,就说诸葛亮的家庭,弟弟诸葛均随他入蜀,名不见经传,事迹湮没无闻,也没有活跃于政坛;诸葛亮的养子诸葛乔和其他官员子弟一样到北伐前线服役,并死在了前线;诸葛亮的独子诸葛瞻后虽任要职,但那是在诸葛亮死后,而且他能为国尽忠,受到称赞。
如果诸葛亮另有企图,成为司马懿那样的人,以他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不难做到的,要是那样诸葛均、诸葛乔、诸葛攀早就被培养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炎那样的接班人了。诸葛庙门口的广场上立着一尊石碑,上面刻着“心外无刀”几个大字。心外无刀,也许是想表达对诸葛亮心战实践的敬仰和总结吧,望着这几个斑驳入石的大字,总想上去抚摸一下,不为亲近历史,只为触碰一下石上的刀痕。
心外无刀,其实心才是刀!因为有心,所以成刀,所以壮烈!
因为悲情,所以壮烈,武侯用人生的最后一次北伐,回报的是隆中之遇、先帝之恩。心里想的却是不知来世是否还能忠臣良主。一代奇人自此阖然长逝!
- 上一篇:关羽如果和张飞进行单挑的话两人最后谁能获
- 下一篇:东汉的十常侍都是谁十常侍人物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