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牵引机

官场如战场古代官员是如何应对官场危机的

发表于:2024-02-18 10:33:35 来源:蜜蜂资讯

官场如战场,古代官员是如何应对官场危机的?

衙门间的交往,条条框框上传下达,枝枝蔓蔓左揖右让自然有许多门道,在外人看来十分复杂,但在内行眼里却不是问题。

话说苏州衙门接到刑部一封钉封文书(这类文书大多是斩决要犯的批复),拆开一看,说的却是云南的一件案子,只好重新封上退回。直到年底,刑部又来了一封新文书,这才说到处决苏州的一名要犯。该犯是个富家子,三代单传,犯死罪后千方百计开脱未果,还是被判了斩立决。他家人只好退而求其次,打点了县署内监,然后花高价到乡下买了几个健壮的姑娘,轮流到监内陪他住宿,希望能留下一点血脉。但这事是需要时间的,他家人只好去找刑部书吏疏通。刑部书吏有技巧:他故意将江苏、云南两地文书错装在对方文件袋里,江苏收到云南公文需一站一站退回去,云南也得这么操作,然后江苏一站一站再发下来,如此往返一趟最少得耗费一年时间。有这么多时间,啥事儿都办妥了。

关于钉封文书,门道还不止这些。在古代,钉封文书不用浆糊封口,只用锥子在上面扎几个眼儿用纸绳穿上,意思是事情非常紧急,来不及封口。可这也给沿途传递者偷看文书提供了方便。偷看文书是沿途相关传递人员经常干的事,大家都想先睹为快,说得堂皇一些是想提前了解上头的方针政策,实际上,是想早了解“风向”早站队。

臬司衙门就照这个口径往刑部上报。可过了些日子,刑部来了一封信,向广东衙门“借”十万两银子。这无疑是刑部敲竹杠,广东巡抚于是把臬台埋怨了一顿。臬台回衙门后赶忙让秘书排查来往文书,很快问题查出来了,原来呈文那天是先皇归天的忌日,按例是禁鼓乐的。连这种原则性错误也敢犯,人家找你要十万两银子多吗?不多。这下可把臬司吓得半死。秘书却说:“这事容易,大人您去请示一下巡抚问他愿不愿意舍掉三个月工资,如不愿意大家就得分摊十万两银子了。”巡抚听说只需三个月工资就能搞定,当然很乐意。

秘书当即拟定一个折稿:“某月某日奏报某案看戏肇事句内,看字之下,戏字之上,悟脱落一‘猴’字。”看猴戏照例是不犯法的,而按照当时规矩:奏折内错一个字,罚俸三个月。这么一场热热闹闹的大事就此冰消瓦解。

当官或许真不难,跟着大家伙儿当就是了,但要想在官场混出个样儿来,就得懂官场的规矩。仰人鼻息,看人脸色的本领不可少,但对个中门道一无所知,同样是吃不开的。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官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