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国之大器

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4疑难杂病治

发表于:2024-02-18 16:11:39 来源:蜜蜂资讯

《中国当代中医专家临床经验荟萃 4 疑难杂病治验录》

本书分上、下两卷。上卷曾于1986年由四川科技出版社出版,主要是农村二十余年的医疗实践,由于资料保存困难,只收载病案142个。下卷主要是回到成都以后直到1996年这段时间的医疗实践,收载病案290个。两卷共432个病案,现在合为一集,由学苑出版社出版。书中所载病案,绝大多数是经过长期治疗而未愈者,此类疾病能够治愈,一是病家坚持治疗、尊重医嘱、配合密切;一是医者悉心辨证,用药制方息息与病机相符。是双方合作的结果,而病家一方则是主要的。感冒常被视为小病而忽视,殊知感冒会诱发没有彻底治愈的宿疾,患病中感冒了会加重病情,重病则会促其死亡,感冒确实是“百病之源”、“罪魁祸首”,严重地威协着人类的健康和生命,有同道将其收入疑难杂症,我认为是完全正确的,本书中有数处通过病例论述这一问题。酸、苦、甘、辛、咸五味调和五脏,过则伤,因偏嗜所致之疾病,临床并不少见,所谓“百病从口入”者是也,书中通过病案分析陈述利弊,望能对读者有所助益。辨证论治是祖国医学的精髓,亦即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解决,既注意了疾病的共性又注意了在具体的人身上的差异性、不同性。因此才能收到好的效果,甚至有时是出人意料的效果。本书上卷出版后收到不少读者和医疗单位来信,或要求交换,或要求再版,其关注之情,令入感愧不已。在此谨表谢意。下卷中原有《肿瘤杂病》部分,因存活在六年以上的病例尚不够多,留待以后另出专集。下卷之作始于1985年,终于1996年前后达11年之久,治愈一例即写一例,故病名颇不一致,为保持原貌亦不更动,特予说明。有人认为中医只能治疗慢性病,不能治疗急性病,这完全是误解,因此书中也收载了少数急性病病案。本书之成,得力于病家的启迪和鼓励,特别是我省一些老领导、老前辈如杜心源、杨超、杨万选、张秀熟、任景龙、沙汀等同志的关心和鼓励。他们都提出希望我把这些有相当难度的疾病的治愈情况加以总结,特别是杨超、张秀熟两位老前辈,不止一次地提到此事。现在本书写成,即将付印,除杨超老同志健在外,其他诸老皆已作古,谨志于此,以示不忘。张秀熟老师既是革命老前辈、省府老领导,又是我读乡村师范时的国文老师,使我在学生时代就走上了革命道路,二十年来,他患病也多是由我治疗。著名中医学家、成都中医学院教授王渭川老师是本书上卷的审稿者,在审稿中他向出版社提出要与作者见面,见面后相谈极为融洽,观点一致,主动为本书上卷作序,自此过从甚密,遂成忘年之交,我以师礼事之,其生前全部著作,均蒙赠送,潜心学习,获益良多。著名中药学家、成都中医学院教授、名誉院长凌一揆、著名中医学家、四川省中医药研究院研究员、主任医师陆干甫同志,由于对中医学术观点一致,常相过从,遂成莫逆,后介绍他俩参加了九三学社,不久又同在九三省委、省政协任职,过从更多,在中医方面常相问难,谈笑风生,言无不尽;同游九寨沟时,畅谈终宵,毫无倦意,然二位挚友均先我而去,回忆往昔,不胜感慨,良师益友,不可得矣。故谨以此书纪念张、王二师,凌、陆二友。书成,得到九三中央领导的关心,吴老阶平、启功老为本书题写书名。安振东、赵伟之、金开诚三位同志的关心帮助和学苑出版社孟白社长及其他同志的支持,在此一并表示感谢。整个成书的过程都得到中共四川省委统战部领导和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及机关有关同志的大力支持和帮助。离休后忙于写书、诊病,家中诸事全赖贤妻杜玉芳同志操持,没有她的支持,此书难以写成。作者虽年逾古稀,但学识浅陋,谬误必多,敬希同道和广大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1996年12月于成都

62783com

优选广告

杭州百度开户

广告总经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