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云十六州共被易手过多少次为什么那么多人
燕云十六州共被易手过多少次?为什么那么多人要争夺这个地方?
下面由小编给大家带来燕云十六州的故事,感兴趣的小伙伴接着往下看吧。
如果要评价出“史上影响力最强的要塞”,燕云十六州绝对占有一席。自唐代以后,此地被反复易手八次,引得大大小小的政权为它战争、谈判甚至交钱。同时,也有许多著名事件、朝代更迭,由它做引线亦或以它为收场。因此,毫不夸张地说,在某个特殊的时代,燕云十六州扮演着不逊于“火药桶”的角色。
燕云,最早见在《宋史》之中,地理志对他的描述包涵现在的北京、天津、河北与山西北部。
它的第一次易手,发生在五代十国末期:
公元923年,李存勖继承父业,建立后唐。三年后,兴教门之变爆发,李嗣源夺得皇位,并且重用大将石敬瑭,还将公主许配于他。后唐末年,李从珂登基,藩镇与中央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大,关系也越来越紧张。时,石敬瑭任河东节度使,先发制人,起兵造反。
石敬瑭的武力值没有绝对优势,为了快速取得胜利便投奔契丹,允诺在事成之后将燕云十六州划给对方做酬劳。
第六次易手,发生在清兵入关以后。公元1644年,李自成打到北京,崇祯皇帝自缢煤山,但是很短暂,局势就扭转了,多尔衮与吴三桂等人结成同盟,将李自成赶出北京,自己则占领了胜利的果实。
最后两次,都是发生在近代:1912年,随着辛亥革命爆发,清朝覆灭,北洋政府管辖了很短的一段时间。1928年,北伐结束,南京国民政府改北京为北平。当然了,现在这片土地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部分,但这就不是“历史范畴”,而是进行时了。
最后,我们跳出历史,试着去探讨为何自古以来十六州都是必争之地?
因为大多数时候,敌人都在北方;在地理因素影响下,受到燕山、太行山的阻隔,南下入中原,十六州又是最佳选择。
不信请看:
契丹,最早区域在今天的内蒙与外蒙,首都位于内蒙古赤峰。938年,石敬瑭献出十六州,十年以后,大辽南下,攻克开封。
金国,位于我国东北方,首都是现今的黑龙江哈尔滨。后来不敌蒙古进攻,也曾逃往开封。
蒙古国与后金的活动区域,众所周知,不用详说了。
对于中原政权来说,燕云十六州是门户,因为跨过此地,再也没有“天险”作为屏障,故而古语有云“失十六州必失中原”。对于北部政权呢?得到此地,就意味着疆土的质变,剩下更大的国土,不过是时间问题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