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SMT贴片

探索王献之的一生他一直活在王羲之的光环下

发表于:2024-04-01 10:06:36 来源:蜜蜂资讯

探索王献之的一生,他一直活在王羲之的光环下

王献之,字子敬,小名官奴,东晋时期官员、书法家、画家,是王羲之的第七子。在琅琊王氏很多的故事,王羲之父子最为璀璨。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了相关内容,和大家一起分享。

因为父亲王羲之的名号,他年少成名,被称为王家最有才华的一个儿子。

而他的名声大噪同样为他带来了烦恼:青梅竹马的妻子被迫休弃,不想娶的公主如胶似漆。那样才华出众的少年郎啊,为魏晋爱情故事留下了不少佳话,却最终不得已做了政治的牺牲品。

艾草炙足,半生残疾,寡欢数年,郁郁而终。

他在王羲之的光环之下赢得了声名,却也因王羲之的光环,只能以一个“小圣”的称号,青史留名。

淝水之战时,谢安所带领的八万士兵对战苻坚的百万大军。可临行之前他却丝毫不理会即将出战的侄子,而是备好车马去了山中别墅聚会。大军获胜之时,谢安还在手谈,旁人问道他战况,他才轻描淡写地回道一句:“没什么,孩子打赢了。”便继续看向手边的棋盘。

正是这样的淡然风骨,使得他东山再起时,谢家门庭依旧光耀如初。而王献之同样继承了谢安的临危不乱,遇事淡然,不负魏晋的风骨与名士气派。

匆匆的别离,为一生画句

这样一位丰神俊朗的名士去世时,年仅四十三岁。可他被炙足的疼痛感折磨得太久,以至于活着对于他只是一种疲惫。

临别之前,王家请来道家做法,问道他的遗憾时,王献之沉默了许久。眼看着泪水就要落在耳畔,他忽然沉声,沙哑着道一句:“不觉有余事,唯忆与郗家离婚”

他与司马道福的女儿做了皇后又如何?他一生的遗憾,早在郗道茂死后开始耿耿于怀。这样一位高门贵公子,本可以安稳欢愉的生活,却因为一场政治的博弈,输了个满钵空无。

他死后不久,王徽之就因太过悲痛也跟随他而去。那个雪夜访戴的俊朗少年,那个年少成名的驸马,就在太元十一年,为王家的辉煌画上了结局。

“虽奉对积年,可以为尽日之欢,常苦不尽触类之畅。方欲与姊极当年之足,以之偕老,岂谓乖别至此。诸怀怅塞实深,当复何有日夕见姊耶?俯仰悲咽,实无已当已,唯当绝气耳。”(《奉对贴》)

王献之的思念字字泣血,不知司马道福在看到夫君用半生去思念另一个女子时,会不会后悔自己当年的决定?

那个山阴的少年郎离开了。留给世界的,是他“一笔书”带动下草书的盛行;是“书圣”最有才华的小儿子——王献之的盛名。

昆明国旅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中国国际旅行社

昆明国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