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吞并弱国秦赵齐三国的结局为何不同
同样是吞并弱国,秦赵齐三国的结局为何不同?
齐吞燕、灭宋却招致围攻大家都熟知吗?接下来小编给大家带来相关的文章
公元前318年,秦国与三晋联军激战于修鱼,秦军在付出了极大代价的情况下,几乎全歼了三晋联军,打开了秦国东出争霸的大门。因此,秦国朝堂之上爆发了一场对未来国策的争辩,最终秦惠文王采取了司马错提出的“得蜀则得楚,楚亡则天下并矣”的建议,命司马错打着驰援巴国的旗号,一举吞灭了巴蜀两国,各国并未因此有所反应。
不知道大家可还记得诗仙李白的《蜀道难》,在这其中曾有一句:“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宋国,占据着被誉为“天下膏腴”的淮泗之地,又有着商丘、陶丘以及彭城等商业都会,经济繁荣,引起了秦、楚、魏、齐、赵等国家的觊觎。
此时,戴偃发动政变夺取了宋国君位,史称“宋王偃”。宋王偃在位时期,穷兵黩武,四面出击,先后攻灭了滕国、薛国,又趁楚国衰败之时攻占了楚国淮北大片土地,对内施行暴政,使得国内动荡,这就给了各国攻灭宋国的机会。
不过,因秦国鞭长莫及,楚国国力大损,两国在争夺宋国控制权的问题上并未有多大的影响力,而魏国因霸业凋零,国力大损,在赵、齐两大强国面前自然也没有说话的份。如此一来,宋国的控制权就落到了齐赵手中,贪婪无度的齐闵王不愿与赵国分享宋国,便多次与赵国大战,于公元前287年彻底击败了赵国,夺得了宋国的控制权后,在次年灭掉了宋国。
齐灭宋与齐吞燕的利益问题效仿,秦赵两国自然不会坐视齐国消化宋国资源,使得国力“再上一层楼”,而魏楚两国又在灭楚之战中给齐国白白出力,并没有得到什么好处,自然也对齐国不满,燕国又因此前的“子之之乱”,早已对齐国不满,而剩下一个韩国,自然是“随大流”,跟着其余各国蹭一蹭“经验值”。
在齐灭宋之战的两年之后,燕、秦、赵、魏、韩五国合纵攻秦,楚国也打着救援齐国的旗号,攻略齐国土地……
- 上一篇:1米6身高用多高灶台
- 下一篇:小升初重点班是一班吗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