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达官贵人为何不爱吃猪肉是怎么导致的
发表于:2024-04-01 10:12:51
来源:蜜蜂资讯
宋朝达官贵人为何不爱吃猪肉?是怎么导致的?
还不知道宋朝达官贵人为何不爱吃猪肉的读者,下面小编就为大家带来详细介绍,接着往下看吧~
在这种情况下,我不禁想起了宋朝文豪苏轼的一首诗《猪肉颂》:“"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烟焰不起。待他熟时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黄州好猪肉,价贱如泥土。贵者不肯吃,贫者不解煮。早晨起来打两碗,饱得自家君莫管。”显而易见,苏轼在黄州担任团练副使时,当地的猪肉价格便宜得不像话,以至于让苏轼大快朵颐,吃了个够。
三、宋朝公猪没有阉割,有一股很重的腥臊味道
宋朝时期,公猪普遍没有阉割,身上味道较大,影响肉质。同时,现代人习以为常的辣椒还没有传入中国;胡椒虽然已经传入中国但价格昂贵,寻常人家不会用于猪肉的烹调上。这样一来,猪肉无论怎么烹煮,吃起来有一股很浓烈的腥臊味道,大家都不爱吃。
后来,人们发明了一种烹煮猪肉的方法,将猪肉做得肥而不腻,软而不烂,味美鲜香,使得猪肉渐渐成为大家喜闻乐见的食物。有人说发明人是苏轼,还取名为“东坡肉”。
当阉割养殖之术出现后,猪肉中的异味被祛除了,开始走上餐桌。到了北宋末期和南宋时期,食用猪肉的人慢慢多了起来。《梦粱录》记载了临安(今浙江省杭州市)每天杀猪的数量:“坝北修义坊,名曰肉市,巷内两街,皆是屠宰之家,每日不下宰数百口。”那时候,临安有专门的肉市,每天要宰杀几百头猪。
如今,猪肉已经成为中国人食用最广泛的一种肉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