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儿的呢
赵匡胤去世后,赵光义是如何处置他的妻儿的呢?
宋太宗赵光义继位之后对哥哥宋太祖赵匡胤的妻儿确实不怎么的,所以后世才传言赵光义继位不正,所以继位后才迫害寡嫂幼侄,感兴趣的读者可以跟着小编一起往下看。
赵匡胤去世时妻子宋皇后年仅24岁,这位宋皇后算是赵匡胤第三任妻子,也是北宋第二任开国皇后。赵匡胤的结发妻子是贺氏,她也是赵匡胤所有子女两字三女的生母,她与赵匡胤可谓是贫贱共患难,不过很可惜赵匡胤在建立北宋前贺氏就去世了,赵匡胤后来建立北宋追封她为孝惠皇后。
贺氏去世后不久,赵匡胤被后周世宗柴荣临终前委任为殿前都检点,当时的赵匡胤正是中年男人三大喜事升官发财死老婆,于是不久之后赵匡胤就娶了年仅16岁的王氏为继妻。后来赵匡胤黄袍加身篡位成功,建立了北宋,王氏就成为了北宋开国皇后,也是北宋第一任的开国皇后,不过王氏命也不太好,北宋建国之后不久王氏就去世了,她生育的一子一女也都夭折,王氏死后被赵匡胤追谥为孝明皇后。
王皇后去世后,比赵匡胤小25岁的宋皇后就嫁给了他,赵匡胤仅比宋皇后的父亲也就是岳父宋偓小了1岁。宋皇后家族出身十分高贵,其父宋偓是后唐庄宗外孙,其母刘氏是后汉太祖刘知远之女永宁公主,可以说宋皇后家族是三朝国戚。
宋皇后出身如此高贵,她本人自然也是姿色秀丽,气度庄重,是最适合做一国之母的不二人选,这也是赵匡胤为何非要选她当皇后的原因。婚后宋皇后更是温柔可人,与赵匡胤相知相重。
赵匡胤不好女色,所以后宫佳丽并不多,他几乎每晚都与宋皇后同寝过夜。不过宋皇后却很尴尬,她尴尬的地方在于婚后一直没有与赵匡胤生下一儿半女,所以宋皇后只能与赵匡胤的两个儿子搞好关系。
但赵匡胤长子赵德昭还比宋皇后还大了一岁,所以两人名为母子,实际上的关系尴尬得很,因此宋皇后与赵德昭关系比较疏远。而赵匡胤的幼子赵德芳比宋皇后小了7岁,这样算来两人以母子相称倒也还算可以,况且宋皇后16岁嫁给赵匡胤时,赵德芳当时年纪仅9岁,所以宋皇后在赵德芳年幼时就对他疼爱有加,两人母子关系比较亲近。
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为日后宋皇后惹得小叔子赵光义不高兴被他刻薄对待埋下了伏笔。
公元976年赵匡胤去世,宋皇后得知赵匡胤去世的消息后,她立刻命大太监王继恩去召赵德芳入宫继承大统,王继恩却并没有去召赵德芳,而是去了赵光义的晋王府上,王继恩劝赵光义赶快入宫继承大统。
赵光义进宫后,王继恩和太医程德玄力证赵匡胤去世时遗命赵光义继位,这一下宋皇后直接傻了眼,瞬息之际,宋皇后也赶紧向赵光义俯首称臣。
宋皇后见晋王愕然。连呼曰:“吾母子之命,皆托于官家。”晋王泣曰:“共保富贵,无忧也。”甲寅,晋王光义既皇帝位,改名炅。——《宋史纪事本末》
虽然宋皇后及时见风使舵拥护赵光义继位,但她曾经打算拥立幼子赵德芳的事情还是被赵光义所知道,因此赵光义继位之后对宋皇后十分不好且刻薄。
赵光义继位之后尊宋皇后为开宝皇后,让她移居西宫,此后赵光义对宋皇后都是极为刻薄。公元995年宋皇后去世,她去世后赵光义虽然追谥她为孝章皇后,但却不为皇嫂服丧,也禁止群臣临丧。
而且宋皇后死后棺椁也不停放在皇宫中,而是停放到了赵匡胤的妹妹燕国长公主的公主府上,这就相当于嫂子去世尸体停到了小姑子家中,这根本就不合礼法。除了这些,赵光义还禁止宋皇后与赵匡胤合葬,神主不能升附太庙。
更有意思的是北宋初期大清官王禹偁当时任翰林学士,他曾经直言“后尝母仪天下,当遵用旧礼”,这话被赵光义知道后十分恼怒,赵光义于是将他贬为滁州知州。从此之后赵光义刻薄对待嫂子宋皇后的事朝廷上下没有人敢再议论了。
因此一直到宋神宗时期,宋皇后的神主牌位才正式进入太庙,但她却始终未能和丈夫赵匡胤合葬在一起。
不过宋皇后虽然被赵光义刻薄对待,死后也是草草殓葬,但她毕竟在赵匡胤去世后又活了十九年,而赵匡胤的两个儿子赵德昭和赵德芳则没这么好运了。
赵光义是以“金匮之盟”中赵匡胤与母亲杜太后约定的兄终弟及名义继位,继位之初赵光义为了遵守兄终弟及的规则,曾经册封四弟赵廷美为齐王、中书令兼京兆尹,册封赵德昭为郡王,两人地位高于宰相,位列众朝臣之首。
其实在五代十国期间有个不成文的规矩,那就是亲王爵位加中书令兼京兆尹这属于是皇储的标配,几乎等于准皇储,赵光义继位前就是晋王、中书令兼京兆尹,所以从这身份上也能说明赵光义最初是遵循兄终弟及的规则,想让弟弟赵廷美将来为皇储。
在兄终弟及之后还有叔侄相承的话,杜太后临终前与赵匡胤约定“金匮之盟”时,就是担心赵匡胤如果去世的早,儿子年幼,不如让兄弟出来主持大局,这就是兄终弟及,当兄终弟及之后再有最小的弟弟传位给赵匡胤的儿子,也就是叔侄相承,先由赵匡胤的弟弟继承皇位,再由最小的赵廷美传位回到赵德昭手中,所以赵德昭也被晋封为郡王,作为后备皇储的皇储。
写在最后
虽然清代学者纪晓岚早就说明了“斧声烛影”事件很可能是误会,赵光义并没有做出弑兄篡位之举,但赵光义如此刻薄对待哥哥赵匡胤的妻子和儿子也都让后世所诟病。
赵光义之所以如此刻薄对待嫂子宋皇后是因为她曾经想拥立赵德芳为帝,赵光义虽然表面对两位侄子加以善待,但两人都莫名其妙而死也着实让人怀疑,毕竟他们俩死了赵光义才是最大受益人。
其实赵光义这么做也是为了确保自己和后世子孙的利益,在利益面前尤其是皇权利益面前这么做也是无可厚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