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石膏综合征的护理小儿石膏综合征的病因
小儿石膏综合征的护理 小儿石膏综合征的病因
一、小儿石膏综合征的病因
一、发病原因
1、主要因素。主要是由于使用各种方法畸形治疗过程中,使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致机械性阻塞。
2、其他因素。如仰卧于制动床上,躯体石膏固定,脊柱牵引和腹壁肌肉张力下降等,亦为诱发本病征。
二、发病机制
1、机体正常生理解剖特点。
(1)肠系膜上动脉起源于腹主动脉,在胰腺颈部下缘穿出,于第一腰椎水平跨过十二指肠横部进入小肠系膜根部,它和腹主动脉的交角为锐角,平均41°。
(2)十二指肠与横结肠系膜根部也就是相当于第2腰椎平面左侧位和空物相连,此处肠曲常为来自膈的平滑肌纤维束组织即屈氏韧带所悬吊及固定,为整个小肠中最固定的部位。
(3)十二指肠横部又完全固定于后腹壁,其前方为肠系膜上动脉,后方为腹主动脉及脊柱。
2、病理机制。
由于以上的解剖特点存在,长期仰卧者如行石膏固定、骨盆牵引、脊柱内撑开固定、头颅一骨盆牵引、脊柱牵拉等外科矫形治疗的过程中,均可引起肠系膜上动脉加重对十二指肠的压迫,继之引起肠系膜上静脉阻塞而产生急性胃扩张的症状。
二、小儿石膏综合征的症状及诊断
一、小儿石膏综合征的症状
1.好发人群
该病征可以发生各年龄段人群,以小儿多见。
2.特征性症状
以消化道症状为主,如出现恶心、呕吐、腹胀、腹痛等,其中以腹部胀痛最为明显。
症状的轻重取决于肠系膜上动脉压迫十二指肠横部的程度
。早期仅感上腹饱满膨胀,可有恶心,尤其手术后的患者,这些轻微症状极易被忽视。随后出现呕吐,逐渐频数,呕吐物多为棕绿色,继而呈咖啡色。腹部有震水声。全腹弥漫性压痛。重症可出现脱水以至休克而死亡。3.其他症状
部分患者由于严重的胃肠道反应,导致低血钾、低血容量、碱中毒等症状出现,甚者可以导致死亡。
二、小儿石膏综合征的诊断
1.根据病史及临床表现可以进行初步诊断。
2.确诊需要结合相关实验室检查。
3.本病征属于急症范畴,应该及时诊断治疗。
三、小儿石膏综合征的防治
治疗本病征治疗原则为解除机械阻塞,对症治疗,纠正酸碱失衡,及时补液。
1.胃肠减压
诊断明确后,胃肠减压吸出全部胃内积液。禁食,直到吸出液正常为止,然后开始少量流质,逐渐增加。
2.除解除机械阻塞
拆除石膏后改变仰卧位,若病情允许可改为俯卧位,足抬高,解除十二指肠的受压。
3.对症治疗
补充血容量,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严重者应及时抗心律失常。
4.病情不好转应积极手术治疗
行Treitz韧带松解术。
5.改变矫形治疗方案
个别患儿需将已矫正畸形的内固定拆除,或减少矫正的角度或分期矫正畸形,以防止此综合征的再发生。
6.剖腹探查
以上治疗无效时,可行剖腹探查。
预防
1
.提高对本症的认识和警惕性。早期发现、及时治疗。2.提高矫形治疗设计方案和操作技术,预防本病症的发生。
3.出现本病征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时机。
预后
1.本病征属于急症范畴,若不能及时发现和适当处理可导致患儿死亡。
2.一般预后良好。
四、小儿石膏综合征的护理
日常保健
1、急性期应禁食,胃肠道减压处理。
2、治疗后期可以清淡流质食物为主,切忌硬质、辛辣等物。
3、宜吃易消化、软、烂的食物。
4、宜吃清淡少油、低脂低盐的食物。
5、嘱患者不要进食过饱,应少量多餐,进易消化的食物。
6、如有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适当更换体位,予胃肠减压,禁食,补液,记录出入量,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宜吃食物列表
1.黄瓜
黄瓜性凉,味甘,有小毒;入肺、胃、大肠经。清热利水,解毒消肿,生津止渴。黄瓜尾部含有较多的苦味素,苦味素有抗癌的作用,所以不要把黄瓜尾部全部丢掉。
2.苹果
促进胃肠蠕动。苹果的吃法很多,如洗净,削皮吃。加水,做水果汤吃。榨汁吃。苹果炖鱼吃。制作苹果茶
。3.冬瓜
新鲜而含纤维少的蔬菜。冬瓜是一种解热利尿比较理想的日常食物,连皮一起煮汤,效果更明显。
- 上一篇:小儿干咳偏方三种方法可尝试
- 下一篇:剖腹产多久能要二胎呢怀二胎有哪些要注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