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生活常识规律常识之外身体运行的基本规
引言:
阴阳应象,万象归一!
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相同的!
阴、阳
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相同的,即所有事物的发展规律本质是相同的!
人有“生、老、病、死”,客观存在的事物有“成、住、坏、空”。一年有“春、夏、秋、冬”,做学问有“融、会、贯、通”。
【春、夏、秋、冬】
春、夏、秋、冬
一岁四时,一年四季,春生,夏长,秋收,冬藏。春、夏、秋、冬并非并列的关系,而是层层递进的关系。总结提炼出这一认知,是我探索生命科学10余年,最大的感受!生命中的每一天都是层层递进的关系,而非“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如果你觉得生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重复,只能说明你还尚未“觉醒”!只能说明你活在一个狭小的循环中,不自知,且“不能自拔”!
【成、住、坏、空】
如“春生、夏长、秋收、冬藏”一般,事物的发展规律遵循“发生、发展、转归、消亡”!日常所见到的“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的小草,都是另一株“小草”,而非原来那株!事物的发生,并非重复的发生!每一次的发生,都是新生!
【生、老、病、死】
次第花开
人的肉身本身属于客观存在的事物!“生长、衰老、病变、死亡”对应事物的“发生、发展、转归、消亡”。事物并非一定会严格地按照“发生、发展、转归、消亡”的顺序次第进行发展,更多时候,事物的发展是跳跃性的,如“发生、消亡”、“发生、发展、消亡”、“发生、转归、消亡”等,只有极少数事物严格地遵循“发生、发展、转归、消亡”这一完整的进程!
疾病本身也属于客观存在的事物,也遵循疾病的“发生、发展、转归、消亡”,常见的急性病,就属于事物跳跃性发展的典型例子,发生过于迅猛,就直接进入发展后期,通过有效、高效地治疗,又快速地消亡,人的身体得以恢复健康!慢性病这一事物,发生、发展的过程进展缓慢,迎来”转归、消亡“的时限也相对漫长,而且大多急性病会转归为另一种慢性病而持续存在。诸如此类。
人这一客观存在的事物,也是如此,有的人是跳跃性地发展,如“生、死”,“生、老、死”,“生、病、死”等,能完整经历“生、老、病、死”的人很少,所以,古语有云:“人到七十古来稀”。能经历“生,老,死”,即无疾而终,寿终正寝的人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说,“长寿”是所有福报中,最大的福报!
细心的人会发现,疾病这一事物,与人这一事物,有种比较微妙的感觉。
有些很小的疾病也会导致人的突然死亡,有些很大的疾病反而并未造成人的死亡,甚至有的人经历重大疾病之后,身体状态比生病前任何时期的状态都要好!
我的理解,“生与死”是一种很玄妙的存在,不为人的意志而转移!医生懂得疾病这一事物的发展规律,但有些看似微小的疾病,按照过往的经验,足以治愈,病人却突发死亡,这一现象时有发生,并非医生医术不够高明,而是“死亡”难以预料。
你永远也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个先来,医生也不知道!医生存在的意义,更多的是提供帮助,帮助你身体这一客观事物在面对疾病这一客观事物时,充满更多的信心、勇气和策略,帮你提前审视、检查出可能存在的疾病风险!
现实是“地狱门前无老少”。人生唯有常是第一美德,以“有常”应对“无常”或许是最明智的抉择,即保持规律的生活节奏,有助于生命的良性、健康的发展态势,从而减少意外死亡的风险。(不可抗力除外)
【融、会、贯、通】
明德、亲民、止至善
所有的学问,所有的艺术,本质上来讲,不能被教授,只能自己“顿悟”!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一个灵魂唤醒另一个灵魂”。“做学问”是一条路,“明师”是引路人,仅仅是“引路人”,能不能“顿悟”,取决于自己!迷时师渡,悟时自渡!“明师”在人生之路上,有重要的意义,也仅此而已!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阅人无数、明师指路都是“做学问”这一事物发展进程中“融”的状态!自己顿悟则是“做学问”这一事物发展进程中“会”的状态!
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懂”与“不懂”,“会”与“不会”,中间相隔的是“此岸”到“彼岸”的距离!由“不懂”到“懂”,“不会”到“会”,是“智慧”觉醒的过程,即口语化的“开窍”!
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匠人是“会”的人,是有一技之长的人!唯有“专”才能“会”!一法通,万法皆通,此谓“贯、通”。吾道一以贯之!指的就是“术业专攻”而能“旁通”!
【身体运行规律】
太极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道为一气,父精母血汇成“一气”,而后“人生”,即为“一”!万物初始谓“太极”,太极生两仪,一上一下,对应人的“大脑”与“五脏六腑”。两仪生四象,对应人的“左肩”,“右肩”,“左髋”,“右髋”。四象生八卦,对应人的“左肘”、“右肘”、“左腕”、“右腕”、“左膝”、“右膝”、“左踝”、“右踝”。八卦衍生万事万物,对应人生命活动的多样性!
身体重中之重的是“两仪”,即“大脑”和“五脏六腑”。四象居“两仪”和“八卦”的中间,根据“执中而求”的原则!身体这幅先天八卦图要想良好地展现,重点在于“四象”的状态!也就是说,身体训练的重点在于“两肩”与“两髋”。只要能保证“两肩”与“两髋”结构与功能的完整,身体自会充满“精气神”。
“两肩”和“两髋”在生理学结构中都属于“球窝关节”,都是可以自如转动的!日常生活状态中,“两肩”和“两髋”大多进行的都是“前后、上下”的运动,而进行“左右、上下”的运动很少,因为“左右、上下”的运动在日常生活中很少用到,经年累月之后,“两肩”、“两髋”自不具备自如转动的功能,颈肩腰腿不适就成为大多数人的常态!
我们常在电视中见到“少林武僧”双手侧平举提着两桶水进行行走来练功,练得就是肩膀的“左右、上下”的动作,由此才能让肩膀保持自如转动的活力!横叉、竖叉的练习,则在于保持髋部自如转动的活力!这些都属于基本功!
“站桩”是最巧妙的一种基本功练习的方法,“站桩”的练习并未完全建立肩与髋的结构和功能的完整,但却保持了肩与髋结构和功能的基本活力状态!可谓是传统武术大师们智慧的结晶!静能生慧,又何必动呢?!以不变应万变!高!实在是高明!
练武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基本功是最基础的,亦是最难的,亦是最痛苦的!身体基本功的练习,旨在恢复与保持“肩关节”、“髋关节”自如转动的原始能力!身体基本功的练习,在所有身体艺术形式中都是标配,而且基本功练习的模式大体相同!
备注:以上所有文字,都是自己的拙见,不足为意,权当娱乐!
【首尾呼应】
阴阳应象,万象归一!
万事万物的本质是相同的!
感恩瑜伽!感恩遇见!愿美好每一遇见!
#头条文章养成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