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热处理设备

初中的寄宿生活常识初中琐忆之三寄宿生活

发表于:2024-04-26 09:28:20 来源:蜜蜂资讯

01、住进集体宿舍初一上学期,我住的是小宿舍。宿舍摆着八铺床(上下两层),左右各有三铺,门对着的地方摆着两铺,床铺是木头的,同学们把床铺戏称为“猪栏架”。

我记得当时宿舍里的同学有熊建、刘德斌、张有祥、何辉、温顺平、张正超、何国平、丁国发,另外两个初三的是和我一个中心村的老乡廖清平、叶绪东,其他同学的名字我已经不记得了。

初一下学期,我们宿舍换到了一楼的大宿舍,宿舍新成员增加了近10个人,也增加了别班的同学。因为同年段的宿舍都在同一层楼,我们傍晚或者晚自习后会经常走动,于是我会到熊建他们宿舍玩,在那里有我的老朋友邹亨斌、邹亨勤、邱武星、邱武春,也认识了一些隔壁班的同学,例如李昨旺、李昨月,熊慕文、邹文升等。

02、寄宿生晨读每天早上六点刚过,钟就响起,宿管老师的哨子好像定好时间一样,一个宿舍一个宿舍地吹过去。同学们赶紧到洗漱间占领位置进入刷牙、洗脸状态,这个时刻男同胞在洗漱间的居多,而女同学,大多前一天晚上就已经把水提到了宿舍。

洗漱完毕,大家就捧着书走进班级或者是走出校门开始了晨读。七点,是开饭时间,而随着七点的临近,在校外晨读的同学逐渐回到学校,班级内的同学也做好了饭前准备,部分准备很充分的同学已经形成了对食堂的包围之势,只待钟一响就冲进食堂。

开饭后的食堂,场面接近失控:三个年段的寄宿生先后进入食堂,而蒸笼就10个左右,几十个人围着一个蒸笼找饭盒,呐喊和手势结合在一起,耳朵里都是嘈杂声,在食堂右边是卖菜、卖馒头的地方也是“这边——这边”之声四起。

面对这样的情况,当年教我们的数学老师如果看见谁上课不给力,他便说“我们有的同学啊,吃饭打冲锋,上课磨洋工!”

到上初三时,食堂有改革,一个宿舍用一个大蒸盘,宿舍成员只要把洗好米的饭盒放里面去就行了,这样省去了开饭时找饭盒的时间。

03、寄宿时的危险在我们周末回学校时,会有社会青年在学校门口把你拦住借钱,说是借,其实就是敲诈勒索。

有经验的学长还告诉我们,为了防止被搜身时没钱被打,口袋里最好放一点点钱,不然他们会把你带的米拿走。为了应付这样的危险,我们得把钱分几个地方藏,甚至有人把钱藏在鞋垫底下。那时我姐姐比我高一个年段,她的同学也认识我,这对我在学校的生活起到了一些间接的保护。

寄宿的危险,在宿舍内也有。每到吃饭的时候,就有几个高年级的到我们宿舍探个头这里看看、那里看看,看见谁的菜不错,他的筷子就伸进去夹,你不敢阻拦,也阻拦不了。偶尔他们还会开口找你借饭-——“你饭这么多,来,给我一段,我的饭忘记蒸了”。我上初一时,同宿舍的一个同学就遇到了被高年级学生“借饭、借菜”的事,他开始怕被报复不敢告诉老师和家长,后面告诉了他哥哥,他哥哥来到学校后才摆平了他的困扰。至于箱子被撬,米少了、钱没了,也经常发生。

我们就是生活在这样的一个年代里,我们读书那年代溜生比例明显比现在多,也许跟在学校遇到这样的暴力事件有些关系。

坚持读完初中的我们,在经历苦和痛中学会了坚强。

04、寄宿的乐趣那时我们的零花钱很少,但这并不能阻止对零食的追求。

我记得每到晚上,学校门口小卖部的老板大多潜进了学校宿舍,他们一手提装货的箱子,一手提个装米的袋子。那时一斤米大约五毛钱,老板们用的是一个能够装半斤米的红铁罐子,一罐子米抵多少钱,于是,有需要的就用米跟老板换包子馒头,或者是冰棒雪糕。

有些人后面学精了,自己找来一样的铁罐子提早把米装好,在罐子底下塞了一些纸团,趁着人多时,自己把米倒进了老板的袋子里。后面他们干脆自己当起了老板,把店外的东西带到宿舍来卖。

等宿舍的“贸易活动”热闹完,就是我们的洗漱时间。约上同宿舍要好的同学一起去,我们去时你背着我,洗漱完毕时,换成我背着他回来,在这一来一去中,总充满了无限的欢乐。

结束语初中岁月,就这样过去了,再也回不去了。但我们会在唱着“朋友一生一起走,那些日子不再有,一句话一辈子,一生情一杯酒”中,细数我们心中留存的深厚情谊,盘点初中的那些青葱岁月。

海外医疗服务中介

美国看病服务公司排行榜

美国安德森看病流程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