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亚留学生活的常识资深澳洲留学党今日
经常有小伙伴问王老师在澳洲留学是怎样的体验,毕竟异国他乡,生活习惯和文化有着很大不同,对于年轻的留学生们来说是个不小的挑战。当然啦,有不少担忧和焦虑是源自未知,王老师今天就用自己在澳洲的八年生活经历,为大家解读下澳洲生活
语言
众所周知,澳大利亚是英联邦国家,与英国的渊源很深,目前在澳洲居民中以英语为母语的人数超过85%,英语也自然而然的成为官方语言。但就像我国每个地方都会有方言俚语一样,澳式英语是否和我们所学的英语通用,是我经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其实在澳洲生活期间,所谓澳式英语并没有对我造成困扰,其俚语和一些习惯用法也比较容易理解。至于口音,则更多要看是哪个群体了,毕竟作为移民国家,没有任何一个族裔占比是超过40%(澳大利亚人的后裔:31.13%;英格兰人的后裔:29.65%;爱尔兰人的后裔:9.08%;苏格兰人的后裔:7.16% 意大利人的后裔:4.29%;德国人的后裔:4.09%;华人的后裔(华裔):3.37%;土著居民:2.30%;希腊人的后裔:1.84%;荷兰人的后裔:1.56%),所以大家不用担心所谓澳式英语听不懂或无法与他们交流了。
绝大多数澳洲人并不热衷于侃侃而谈,传承自英国的礼仪和澳洲生活节奏的散漫,也让这片大陆上的人们自创了不少简略语。另一方面,澳大利亚的社会习俗取决于开放和直接的国家价值观,因此,对于那些不习惯的人来说,这似乎是一种挑战。比如谢谢用“Ta”,一句“no worries”即可以表示不必在意、不客气,还可以表达感谢。简约而不简单,大体就是这种感觉了。
大学文化
在澳大利亚,学生生活的概念与我们来说是不同的,要想理解它,你需要忘记你对自己所习惯的东西的期望。具体来说,在澳洲人看来,学习这件事,纯粹是出于对外部世界探索的需要,对实现自己梦想的负责,对个人兴趣的追求。升学,也仅仅是为了达到根本目的的手段而已。反应在大学里,给我的感觉就是,在大学中的几乎每一个澳洲学生,都明白自己为何要上大学,且对自己未来有清晰明确的期待。他们不会以成绩高低来决定他们的情绪,而是以知识的获取、技能的习得为核心任务。
与此同时,学习和在校生活,在他们看来也仅仅是人生的一个组成部分,而进入大学之后,就是自己对生活完全负责的开始。也因此,独立和明确的生活态度,在澳洲的大学里是被推崇的。与国内大学里住寝室、设班级不同,澳洲的大学需要自己安排好学习和生活,而即使身边的同学,也不会过多讨论或窥探你的生活,这听起来有些冷漠,但实际上这是出于对个人空间和成熟的尊重。
当然,如果你需要帮助,不要害怕问: 澳大利亚的大学保护国际学生的利益和需求在世界上都是领先的水准。澳大利亚人很友好,总是会帮助你,但如果你看起来不需要,他们不会主动冒犯你。可以说,对自己负责,是一个留学生在澳洲一定可以体会到的。

校园生活
虽然大多数学生不住在校园,但这不意味着没有校园生活。每一所澳大利亚大学,都有许多俱乐部和社团,几乎都是完全由学生管理的。这些社团俱乐部的主题千奇百怪,由于学校对于这方面的限制很少,也鼓励学生以爱好会友,当然前提肯定都是合法的啦。

这些社团虽然是由学生组织学生经营,但会从大学或一些机构获得一小笔预算,用于为其成员举办活动和服务,如烧烤、音乐会和日间野餐。
王老师在伍伦贡大学读书时,每个学年的开始都有一个迎新营。这些活动通常是针对大一新生的,但在寻求结交新朋友的当地学生中很受欢迎。这些活动是一种很好的方式,让你置身于澳大利亚大学浓厚的文化氛围中,结识许多与你处境相似的新朋友。另外要记得:刚上大学的当地学生也同样对结交新朋友感到紧张。
咖啡文化
一提起咖啡文化,可能很多人想起的是意大利、法国遍布大街小巷的咖啡店。其实澳大利亚的咖啡文化也许更为出名,当地人对于咖啡的热爱和对本国咖啡文化的自豪,甚至让星巴克都低了头。得益于大量欧洲移民,尤其是来自意大利、法国、土耳其和匈牙利等热爱咖啡的国度,咖啡文化在澳洲得到了充分的沉淀和融合。
澳大利亚人对他们的咖啡质量感到无比自豪,并且毫无顾忌地享用每天的咖啡,随之而来的美食文化也同样是有益的。每个街区,一定会有咖啡馆,且特色各有不同,不同于国内咖啡店的喧嚣,澳洲的咖啡店更像是闹市区中给孤独灵魂的居所。除了社交属性相同,在澳洲的咖啡店中你会看到更多人是安安静静的享受一杯咖啡的美妙时光,悉尼、墨尔本闹市区也不莫如是。
王老师建议同学们一定要去家附近或学校附近的咖啡馆仔细体验一下,尤其是找一个没有课的早晨,或是周末的午后,体验下生活的恬静美好,与咖啡店的小哥哥小姐姐闲聊人生,与同在喝咖啡的local people微笑致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