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全国经济

个人理财观今天来聊聊我的消费观和理财观

发表于:2024-04-26 09:33:13 来源:蜜蜂资讯

又是一个周四,LEO我今天上线简聊一个大家关心的话题:消费与理财观。

首先是常被问到的消费观。以下是我自己的习惯,应该和一些人不谋而合,也会和一些人大相径庭。无论如何,大家选择适合自己的风格就好。

这些年我一直是个努力的奋斗男青年(没异议吧哈哈),在收入上已经比较从容,不过消费习惯一直没变过。

第一,我是极简主义的坚定拥护者和践行者——这里主要是针对自己而言。

我享受做事情和创造价值的过程,但当钱进账后,鲜有强烈的买买买欲望,主要是因为目前拥有的已经让自己心满意足了吧。

具体体现:可有可无的东西很少买。衣服要买就一次性买入品质高的,随后可以穿n年(穿得也比较爱惜,所以折旧较慢)。洗发水沐浴露这么多年一直用同一个牌子的;背的包、拉的旅行箱、用的笔记本电脑也大多跟了我好几年——有感情了就舍不得扔,而且也确实好好的啊,就可以继续用。

筒子们其实可以看看自己的衣柜、洗漱台、冰箱,有多少东西是过期的,又有多少东西是只用过一次的,有多少东西是一时冲动购买的?

那些陈年积灰的东西,大可断舍离之。

上面说到“极简主义”主要是针对我个人。对亲友和(以后的)爱人的风格就不同咯,我喜欢给他们买礼物,看他们开心也能让自己愉快啊。

第二,不借贷,尤其杜绝当“月光族”、杜绝拆东墙补西墙。

读大一大二那会儿我的积蓄寥寥,相应地,也就没有任何一笔“大宗”消费。手机电脑这些单价较高的电子产品也买能零压力承受的。功能齐全好用即可,不追求花哨光鲜。总之,我不喜欢借贷和超前消费。

也有朋友说我傻,说我有良好的资信记录、能透支都不透支,干嘛呢?那我可能是有点憨吧,一直信奉“不是自己的就不是自己的,不拿过来用”的理念生活。这样心里没负担,更轻松。

也是因为……我确实没那么多要买的东西,钱也足够,便无需借贷。

如果你赚了钱,及时消费享受可以,但和花呗等超前消费工具交朋友,我就觉得不是个好习惯,有风险。

当然了,买刚需自住房,是可以在心里有数、能在未来从容还贷的情况下做贷款的。

第三,能让自己长知识、长智慧的,我从来都是毫不吝惜地买。

比如我常去书店,一次性就可能花上千块买几十本好书,带回来一本一本读完——虽然用Kindle读电子书好多年了,但对纸质书依然偏爱。捧着一本有书墨香的书一页一页读下去的感觉,对我而言总归是更好的。

除了书这个知识载体,我也会购入一些课程,抽空持续学习。世界变化太快,我们无需什么风口、趋势都追,但有趣、有意义的新技能新知识,还是学一学比较好。

另外,对健身、体检也绝不吝啬。顺便说:最近我越来越意识到熬夜对健康的慢性损害,所以在减少猖狂的刷夜了。除非有很紧急的、需要跨时区完成的工作,我都会尽量早点上床。

________

再来说说理财。

第一,我平常没空盯着大盘研究,也不爱研究这“线”那“线”。

我还是比较信巴菲特,所以参照他的方法:只投自己熟悉、看得懂的,一旦投,就做长线投资,可持续地获得稳定回报。嗯,反正比较保守。

第二,接上:以研究一级市场的心态参与二级市场投资。

这话可能有点抽象,我的意思是:不要过度迷信曲线、“规律”、“玄机”。还是要看公司的商业模式、盈利模式,它怎么赚钱?它有持续赚钱的潜力吗?它的行业是朝阳还是夕阳?是蓝海还是红海?它的产品/服务稀缺吗?可替代性高吗?

举例:茅台。这些年永远有人说,天了噜,估值已经很高了,股价已经可以了,不要再买了。纵使这样的论调不绝于耳,茅台股价却照样坚挺。因为这家企业不是凭空被“造”上去的。上面我列的这几个因素,大家套入茅台的case里看看,也许就能懂。

第三:永远不要眼馋那些超高回报。

比如前两年的唯品会,这两年的b站,今年的蔚来汽车、特斯拉。有人扼腕叹息没早入场多投一些。我觉得吧,不是咱的就不是咱的,得不到也不要骚动,得到了未必就是好事。贪欲多了,容易活得纠结、不舒坦。能有一定的正回报,就要感恩。

第四,如果你和我一样,平常很忙没空研究个股,又不希望把钱存定期里输给通胀导致贬值,就可以拿出一部分(这个%因人而异,我不能妄给建议)做基金定投。

本金有限、经验尚浅的童鞋别一上来就买纯股票基金,危险。从债基、指数型基金开始尝试。不论是支付宝还是各大商业银行APP都有基金专区,选择时重点看一只基金过去一个月/三个月/半年/一年乃至三年的回报率,看基金经理的业绩资质,看募资规模,看行业分类,看都投了哪些成分。

这一块几句话讲不明白,我以后争取抽空写长篇,分享些自己的体会。对基金定投一知半解的筒子们,我建议先买书/上课入门,同时读大牛文章、和银行的理财顾问聊天咨询(他们不一定能给出特好的建议,但聊一聊总归无妨),逐渐就能摸索出些门道。

最后,买房:我相信“房住不炒”的政策起码这几年还是稳的。

所以买房投资的回报不会再重现若干年前的疯狂。如果你一定要投房,区位和地段永远是关键。北上深广总体比较保值,但也绝不会大涨。成都重庆(尤其是后者)虽然单价还不高,但上行力并没那么强劲。天津和大连这两个轮流举办达沃斯夏季峰会的城市,唉,这些年相对弱了,近期也不看好。

至于我长大的城市、海上花园厦门:这座城市腹地不大,可开发空间也有限,喜欢厦门旖旎海景和宜人气候的童鞋们可以买,但前提是你不追求低买高卖的ROI,因为厦门房价真的非常不美丽了,已经看到天花板——起码就未来三五年来说。

不知不觉又码了这么一大篇!够意思不?趁着冬日暖阳,Carpe diem carpe diem……

赴美就医网

海外就医中介收费

海外就医手续怎样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