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常识主题墙航天中国航天日凝聚航天
科幻网4月24日讯(秦莹莹) 中国航天日是为了纪念中国航天事业成就,发扬中国航天精神而计划设立的一个纪念日。设立“中国航天日”,就是要铭记历史、传承精神,激发全民尤其是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敢于创新的热情。
1970年4月24日,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1号发射成功,拉开了中国人探索宇宙奥秘、和平利用太空、造福人类的序幕。2016年以此为标志设立“中国航天日”。每年的航天日都会确定一个主题,并征集宣传海报。2022年4月24日,第七个“中国航天日”主题是“航天点亮梦想”。
已经发射52年的东方红1号卫星,依然在太空中飞行。虽然它早就耗光了电力,但由于轨道特点,未来它极有可能永远围绕地球运行下去。“祝融”探火,“羲和”逐日,“天和”遨游星辰……一次次飞跃,不断刷新着中国航天的新高度。
60多年,中国的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中国航天,一路走来,每一步都充满艰辛,每一步都鼓舞人心。过去的一年,中国航天取得了许多成就。
2021年4月29日,“天和”核心舱成功发射,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全面展开。天和启航,中国开启空间站时代。
2021年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成功驶上火星表面,开启探火之旅。火星上首次留下中国印记。
2021年5月29日、9月20日,“天舟快递”为太空新家提供补给。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先后成功发射,两次圆满完成太空快递派送任务,保障中国空间站物资供应。
2021年6月17日、10月16日,神舟十二号、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先后成功发射,我国一年中两次送航天员进入空间站。
2021年9月29日,玉兔二号月球车月背工作已突破1000天,行驶里程达到839.37米,持续探寻月球背面的奥秘。
2021年10月14日,中国首颗探日卫星羲和号成功发射。它填补了太阳爆发源区高质量观测数据的空白,对空间科学探测及卫星技术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截至目前,空间站阶段中国航天员已成功完成四次出舱任务,中国人“太空漫步”成为常态。
2022年4月16日,神州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分离,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在太空出差共183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记录。
国家航天局局长表示,今年的“中国航天日”以“航天点亮梦想”为主题,就是要弘扬航天精神、传播航天知识,激励航天人踔厉奋发、笃行不怠,接力航天强国建设的梦想之路;激发青少年崇尚科学、探索未知,树立理想,在奔跑中成就梦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