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的银行理财产品从古至今的贷款小历史看
俗话说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
有生意的地方自然就有借贷
那么,从古至今借贷的发展
您知道多少呢?
春秋战国时期
在我国,最早的借贷其实可以追溯到三千年之前,其中最出名的便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孟尝君,他就在自己的封地放贷款赚利息用以养活“三千门客”,有着“得息钱十万”的记载。此外《管子》一书中常有“倍贷” “倍称”之说,可见当时的利息是非常之高。
唐宋时期
唐宋时期,贷款得到较大发展,其中,唐朝的银钱有息借贷标准契约当属《唐乾封三年(公元688年)张善举钱契》,这一契约的核心部分是“举取银钱贰拾文,月别生利银钱贰文,意思是月利率为10%,年利率为120%。
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提供贷款的金融机构日益增多,典当铺、票号、钱庄、银号、账局、印局等都经营贷款业务。在清代,上述这些正规机构的银钱放贷大体都在月息三分左右,即年利率36%左右;但一些私当、私押的利率则常在四分、五分以上;而一般谷物放贷(即粮食借贷,多粮的富户借粮给需要粮食的人,在明清非常普遍),则是以五分到年利倍称(即年利率100%)最为常见。
民国时期
在整个民国时代,贷款的利息比现在高得多,以天津、上海、北京三地的银行为例,为期一年的普通贷款,利息最低10%,高的则在16%以上,而且还得有地契、商铺、定期存折之类的物品当抵押,要是没有抵押,就必须有富商或者知名人士做担保。
(以上资料来源于网络)
到如今
贷款随处可见
各类融资产品也数不胜数
但对于小微企业来说
如何获得更方便、更灵活、利率更低的贷款
仍是一个不小的难题
然而办法总比困难多
下面小编就给你介绍一款让人“动心”的产品
工行税易通
纳税信用可贷款
纯信用、随借随还灵活使用
资金快速到账
而且现在利率还有优惠!
现在申请“税易通”最低可享受4.35%的基准利率优惠,比很多银行理财产品的预期收益率都低!优惠期到9月底就结束啦~
目前税易通已为3000多家企业预授信超30亿元,放款超10亿元!
接下来
就随小编来了解一下
工行税易通详情吧!
【广告】
免责声明:本公众号不以盈利为目的,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如需转载,请注明原始出处和保持信息完整性;如有未注明作者及出处的信息、图片或素材,请版权所有者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补充或删除,感谢您的辛勤创作;凡注明为其他媒体来源信息,均为转载,不代表本公众号立场,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