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你让我知道了更多的生活常识你知道不同
好多人认为在学校里学习的知识就是用来考试的,其实不是,比如说生物。我是一个生物老师,我就知道在生物课上学的好多知识都是在日常生活中用得着的,比如说储存食物。
首先我们先分析一下食物这个词。人作为自然界中普通消费者的一员,不能进行光合作用,自然所需要的有机物都需要其它生物来提供。所以我们的食物就基本上分两类,动物食物和植物食物。所以动物和植物理论上来说都是我们的朋友,给我们提供物质来源。但是在生物界却有另外一类生物以神一样的存在,你看不见它,它却无时无刻地存在于你的身边,使我们的食物腐败、变质,它就是微生物。
基本理论:我们对食物的储存其实就是和这些看不见的敌人做斗争的过程。我一般把食品分为活性食品和无活性食品。活性食品即生物的活体,细胞本身就有强大的抵抗微生物的能力,而无活性食品很容易被侵入。
分类分析:
1、动物食品。动物食品通常指的是肉、奶、蛋。其中只有鸡蛋是活性的,所以可以在常温下保存若干天,而肉和奶就不可以,如果常温20度左右,几乎一天细菌就可以在里面大量繁殖使食物变坏。所以我们就要制造一些不适合微生物生存的环境来保护食物。
常用的有高温杀死微生物后再封闭,比如牛奶和香肠、罐头;再就是用高盐、风干等方式提高食物表面液体的渗透压,使微生物无法生存,比如腊肉、腌制肉、火腿;第三种方式比较常见,就是冷冻,即便有微生物存在于食物表面,由于低温它也不能大量繁殖。
牛奶和香肠、罐头利用高温杀菌再封装的方法
传统食品腊肉
以上方式也各有不足,第一种方式要严格进行环境和容器的消毒,否则会前功尽弃;第二种方式会影响食品的风味,当然如果你的口味比较重除外;第三种要一直保持温度,要消耗一些能量。
2、植物食品。植物食品一般为活性食品,虽然脱离了原来的生长环境,但组织细胞是活的。这样它就有很强的抵抗微生物的能力。但是活性食物也有一样不好,就是它要一直进行呼吸作用,而且有的如果用薄膜隔绝氧气还有可能使其进行无氧呼吸加速腐烂,所以常用的是脱水干化法和低温冷藏法。
粮食种子、干果、颖果和部分含水量较少的肉果等适合利用降低水分抵制呼吸作用来保存,比如小麦玉米、各种豆、枣和柿子;
植物食品降低水价利于保存
蔬菜、新鲜的瓜果适合用低温的方法,但不可以冷冻。比如大白菜在零度以上放一冬天都没事,冻过一次很快就烂掉了。秋天收获过多的水果也可以放到冷库里存放,温度一般为0-5摄氏度。
掌握这些基本理论,可以大大增强你的生活能力,你还认为生物学来是为了考试吗,好好学生物吧,以后我还有更多的生活小常识告诉你,喜欢的亲们就点赞加个关注哦,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