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州打印机维修造假币炒房赔钱想到这样一条
大港油田采油三厂的杨某意外加入了一个出售假币的QQ群,炒房赔钱的他以为找到了一条“发财之路”;
他先是花3万余元先后购买了6000多张面额为20元的假币,并到农村集市上消费,后来干脆购买了设备尝试制造假币;
新华公安分局民警获取线索后,两下杭州追查,很快将其抓获——
“假币梦”的破灭
记者 张楠
新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几名民警一路奔波,赶到天津滨海新区大港油田的一口油井旁。一辆送配件的车停在那里,司机正在车里坐着。几名民警跳下车,迅速围上去。
“你是杨某吗?我们是新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民警,现在依法对你进行传唤,请你配合调查。”民警第一时间亮出证件,对车上的司机说。
司机脸上的表情瞬间凝固,整个人好像呆住了,坐在车里一动不动,冷汗顺着脸颊淌了下来……
涉嫌制售假币的男子杨某落网后,新华警方于当日收缴了杨某藏匿在制假窝点里的电脑、打印机、液压机、压纹机以及部分高档油墨、模板等制造假币的设备和耗材。随后,经过连续3天的打捞,警方找到了杨某扔掉的一大塑料袋买来的假币。
上面的这一幕,发生在2018年11月1日。目前,此案已被移送检察机关。
有人涉嫌在沧制造假币
2018年10月下旬,新华公安分局接到安徽警方发来的协查线索。原来,安徽打掉了一个制售假币的犯罪团伙。当地警方查到,有人通过支付宝在网上分多次购买与制造假币相关的设备,其中一部分设备的收货地址就在沧州市新华区。安徽警方怀疑,购买这些设备的人有制造假币的嫌疑。
根据安徽警方提供的线索,新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迅速对这条线索展开初查。经侦大队办案民警第一时间赶赴浙江杭州“支付宝”总部调查,根据支付宝账号调取了嫌疑人的身份信息。
通过对身份信息进行核查,警方确定这个支付宝账户的持有人姓杨,是天津人,在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工作,居住在沧县。
据此,办案民警再赴杭州,全面调查了杨某及其近亲属的所有支付宝交易记录,逐一比对核实。经查,杨某近亲属通过支付宝的交易并没有可疑之处,但杨某的支付宝交易却存在明显疑点。
调查中,办案民警发现,杨某日常使用支付宝购物时,收货地址大都填写的是采油三厂职工生活区和市区东方骏景小区。然而,2018年初,杨某有七八次网购变更了收货地址,快递包裹都被发往新华区和经济开发区。
杨某突然变换收货地址引起了警方的关注。经查,这几次,杨某先后购买了证券纸、液压机、压纹机、验钞手电以及各种高档彩色油墨等商品。
“这些商品买卖都是合法的。可是,如果有人把这些商品搭配在一起,再配上相应的模板,就可以做出和真币相似度极高的假币。”新华公安分局经侦大队大队长王文亮告诉记者,杨某购买的这些设备和耗材一般人根本用不到,与杨某的工作更是没有一点关联。杨某的嫌疑陡然上升。
与此同时,办案民警还秘密针对杨某在沧州的生活和工作情况展开外围调查,并获取了重要的线索。通过这些线索,办案民警进一步确定杨某有制售假币的嫌疑。
嫌疑人曾在卫生间“烧钱”
办案民警调查得知,杨某与家人居住在大港油田采油三厂宿舍,在沧州没有房产。为什么杨某会将从网上购买的大量生活用品邮寄到市区东方骏景小区呢?难道此人制造假币的窝点就在这个小区?
为了揭开心中的疑团,办案民警秘密前往东方骏景小区排查。
看着办案民警出示的杨某的照片,小区物业公司一名工作人员说,他感觉杨某很眼熟,应该在小区里见过,但是具体细节想不起来了。
“我对这人有印象。”办案民警正在询问时,一名物业公司的保安凑过来,看到杨某的照片后突然说道:“夏天的时候,2号楼有人反映邻居家可能着火了。我跑过去一看,发现2号楼有一户人家正往外冒浓烟,我赶紧上楼敲那户人家的房门。当时,开门的就是这个人。”
这名保安告诉办案民警,当时,这个人一直解释说自己家没着火,称正在卫生间里烧东西。为了确定真伪,保安还专门进屋转了一圈,发现卫生间的马桶里确实有一些灰烬和未燃烧尽的疑似钱币的残片。
“民警同志,这人当时不会真的在烧钱吧?应该是我看错了……”回忆当时的场景时,物业公司的保安满脸疑问和不解。他说,虽然这件事给他留下的印象很深,但是毕竟已经过了几个月了,照片上的人具体住在哪一户,他已经记不清了。
“看样子,咱们之前的判断是对的,杨某制造假币的窝点十有八九就在这个小区里。”得知这一线索,办案民警顿时兴奋起来。他们综合已掌握的线索,判断杨某具备制造假币的嫌疑,遂对此案立案侦查。
从使用假币到印制假币
2018年11月1日上午,办案民警前往大港油田采油三厂依法对杨某进行传唤。
在得知杨某当天上午驾车去大港油田送配件的消息后,为避免节外生枝,办案民警第一时间赶赴位于天津滨海新区的大港油田的一口油井处。
“我们赶到时,配件已经卸完了,杨某正在车上坐着。”办案民警王姬星说,他们当即上前亮明了身份,这才发生了本文开头的一幕。
杨某被带回沧州后,办案民警立即对他进行了突击审讯。杨某自知无可抵赖,很快供述了违法犯罪的全过程。
杨某供述,2017年,他上网时,无意间加入了一个出售假币的QQ交流群。当时,他炒房赔了钱,就想买些假币用于日常生活开销。他随即与群里的一名成员沟通,得知只需要花4.5元就能买一张20元面值的假币。
为了让杨某查看假币的仿真度,对方先给杨某寄了4张未剪裁的20元面值的假币作为样品。杨某将收到的假币与真钞进行比对,发现假币做得非常好,不仔细鉴别,很难看出问题。就这样,2017年10月至12月间,杨某先后通过微信支付,花3万余元购买了6750张面值20元的假币。
杨某称,他买了假币后,平时根本不敢在市区用,每次都是带着假币到农村的集市上去花。就这样,他也不是每次都能将假币花出去,时不时就被人发现他使用的是假币。
2018年初,杨某感觉花钱买假币成本太高了,便开始在QQ群里向“大神”学习如何制造假币。
杨某先在沧州购买了电脑、打印机等设备,又从网上通过支付宝购买了证券纸、液压机、压纹机、验钞手电、高档油墨等设备和耗材。随后,他又通过QQ群里的好友,购买了模具等非法制钞设备。
这些设备和耗材,都被杨某运到他之前以他人名义在东方骏景小区购买的一套住宅里。
一切准备就绪,杨某开始尝试印制假币。在接下来的几个月里,他一有时间就会试着制作假币,但一直没能做出成品。每次制作失败后,他都会当场将失败品烧掉。
2018年夏天,他通过QQ聊天时,突然听说卖给他违法设备的人已经被警方抓了。怕自己受牵连,他急忙烧毁之前购买的假币。没想到,刚烧了没一会儿,小区保安就找上门了。
无奈之下,杨某只好将剩下的几千张假币装进一个红色的大塑料袋,扔到沧县境内的一条臭水沟里。从那以后,他再也没碰过那套制假设备。
臭水沟里捞出假币
根据杨某交代的情况,办案民警在市区东方骏景小区一处房屋内缴获了杨某制造假币使用的电脑、打印机、液压机、压纹机、验钞手电、违法模具以及证券纸、高档油墨等涉案设备和耗材。
“在这个制假窝点内,我们没有发现任何假币,这也从另一个方面证实了杨某此前的说法。”王姬星告诉记者,随后,他们找专业人员帮忙,经过3天的打捞,最终在杨某所说的那条臭水沟里,找到了杨某丢弃的一大塑料袋假币。
“这袋假币全是20元面值的,在水里泡了3个月,有些已经腐烂了。我们把成沓的‘钱’一张一张地分离并清理,发现其中比较完整的共有3990张。”王姬星告诉记者,3000多张假币在晾晒时铺满了近100平方米的一个大厅。初步晾晒后,他又用吹风机将假币一张一张地吹干,整个过程用了好几天。
最终,经中国人民银行沧州市中心支行认定,新华公安分局移交的面值为20元的3990张疑似假币,其中能够认定的假币为1456张,剩余2534张因烧毁、水泡无法认定为假币。
据了解,杨某因涉嫌伪造货币罪、持有假币罪被新华警方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日前,此案已被移送检察机关。
来源:沧州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