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买房买车

816工程旅游一个历史的名词一种民族精神

发表于:2024-05-17 15:03:36 来源:蜜蜂资讯

1945年,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分别投下两枚原子弹,让全世界都震惊了,核弹作为一个国家军事强盛的象征,引得当年苏联的重视,于1949年试爆第一枚核弹,此后英国、法国等国家也先后掌握了核武。当时的中国由于工业基础薄弱,制造核武实在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但中国人从来都知道,只有掌握核武,才能快速提升我们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也是提升我国的国防能力,不受别国钳制的重要筹码。

新中国第一代领导人卓有远见,1955年,在确定我国有足够的铀矿后,决定立刻上马核武的研制计划。于是就有了“青海221厂”即金银滩原子城和重庆市涪陵乌江畔武陵山区的“816工程”,她们就是当年老一代革命家强国强军决心的见证地。到重庆我们决定去816地下核工程遗址看看,领略在当时艰苦的条件下,我国的科研工作者、工程技术人员和工程兵将士用青春、生命和鲜血书写出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

作为与共和国共同成长的我们这一代,绝不会忘记1964年,历经千难万苦,终于迎来我国首颗原子弹爆炸成功的喜讯,举国欢腾,但卓有远见老一代革命家深谋远虑,原子弹爆炸成功只代表我们有了研制核武的能力,离实战还有很大的距离,更谈不上威慑力。同时美苏也不断地在我国周边挑起争端,面对挑衅,出于安全考虑,本着我们随时有可能挨打的准备,为防万一,在“深挖洞,广积粮,不称霸”、“备战,备荒,为人民”的号召下,一场轰轰烈烈的三线建设由此展开,十几年时间,中国人挖空了大山,填平了深谷,创造了一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工程。今天我们要去的重庆816工程遗址就是其中之一。

在当时的环境下,核工业关系着我国的军事实力,必须转移到更安全更隐蔽的地方。于是重庆涪陵大山深处进入了选址专家的眼中,这个穷山恶水险峻之地,成了核工业研制最隐蔽的“黄金宝地”。1967年,解放军一支6万人组成的部队在这里“凭空消失”,当后人知道这支神秘部队时已经是35年后的事情了。这些工程兵没有想到,他们在深山里挖出了“世界第一大人工洞体”,完全能抵御100万吨当量氢弹空中爆炸的冲击,以及抵御8级大地震的破坏。

来这里除了部队官兵外,还有许多科研工作者和工程技术人员也投入到建设中,虽说这里的气候比大漠戈壁要好一些,但这小小的山沟一下子挤进数万人,其生活条件的艰苦不难想象。时代淬炼英雄,当时中国顶尖的核工业人才汇聚在这里。留学归来的技术专家、精英,高校毕业生、工人,满怀激情来到这里,过着艰苦的生活,凭着一穷二白的双手,干着震惊世界的伟大的事业,他们奉献了青春,奉献了一生。老一辈的中国人终于无怨无悔地熬了下来。十几年来,他们几乎与世隔绝,整日埋头挖山建厂。

由于核反应堆是一个大型的系统工程,因此洞体挖掘的工程规模相当庞大,60年代,我国还没有先进的设备,全靠工兵镐、工兵铲、炸药、风钻24小时不停地施工,凿开坚硬的岩石层。从1967年工程正式开始修建至1984年,共开凿出来的石方量达151万立米。如果将这些开凿出来的碎石土,筑成一米见方的石墙,长度可达1500公里。洞内的总建筑面积10.4万平方米,大型洞室有18个,道路、导洞、支洞、隧道及竖井等达到130条,汽车、卡车完全可以自由出入。据相关资料披露,洞内共有9层,主洞空间最大,高达79.6米,侧墙开挖跨度为25.2米,拱顶跨度为31.2米,面积为1.3万平方米,相当于20层楼高。

到了1984年鉴于国际局势的缓和,国家战略做了调整,决定停建816地下核工程时,它已完成了85%的建筑工程,60%的安装工程,累计基建投资7.4亿元,在当时的国力水平,国家拿出这些钱,可见此工程对强国强军有着极为重要作用。毫无疑问,816工程是我国6、70年代军工技术的巅峰代表作,更是一个时代的印记,它倾注无数人的心血和情感。

2002年国防科工委同意对816工程解密,并逐步向公众开放。自此一直处于绝密状态的巨大的工程才渐渐地走入人们的视线,可见当时的保密水平有多高。毫无疑问816工程是新中国三线建设这段不能被磨灭历史的重要代表性工程之一。现在,作为曾经的核工厂实体,重庆816工程以旅游产品的形式对大众开放,无论在中国国内还是在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现今的816工程还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国防教育工程,强国强军,傲立于世界之林。

816,它既是一个历史的名词,也是一种民族精神,一段共和国记忆,更是几代人的青春。这个历史名词叫作“三线建设”;这种民族精神叫作“无私奉献”;这段共和国记忆叫作“备战备荒”;而几代人的青春记忆汇成一句话,就是“当祖国需要的时候”。

md安德森医院

美国看病服务中介有哪些

希望之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