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梅雨季节如何健脾养肺闷热潮湿天气不给
黄梅时节家家雨
最近的天气就一个字:湿
不仅出行不便、心生烦闷
胃口差、病毒感染、皮肤病
通通找上门来
湿气侵入导致胃口变差
这段时间,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中医科,有不少孩子是因为胃口差而来就诊的。两岁的洋洋(化名)平时胃口不错,中午能吃下大半碗饭和菜外加一碗水蒸蛋,可是最近小家伙变得很不爱吃东西,怎么喂都喂不进。
浙大儿院中医科主任吴芳说,黄梅天空气湿度很大,宝宝脾胃本身就比较虚,因为湿气侵入容易变得更虚,所以,很多宝宝胃口变差了,洋洋就属于典型的脾虚宝宝。她说,一般脾虚的宝宝,晚上睡觉会不踏实,大便往往也不成形,长期脾虚会让宝宝胃口差,导致营养吸收不够,造成身高和体重都不达标。
因为胃口差就诊的宝宝,除了脾虚以外,还有一些是饮食不当引起的消化不良。“若要小儿安,三分饥与寒”,临床上常见到许多因为饮食过量引起伤食,进而导致胃口下降的孩子。吃糯米、冷饮、肉食,甚至吃水果太多,都容易损伤脾胃。
米仁、莲子、红枣都可健脾
湿气对脾的损伤会比较大,所以,如果孩子最近胃口不好,吴医生建议让孩子多吃一些适合的健脾食物。米仁有健脾的功能,莲子具有补脾和宁心安神的功能,红枣具有健脾益胃的功能,这三种都是常见的食材,也比较容易做。可以单独炖烂了给宝宝吃,也可以一起煮成粥给宝宝吃。山药炖排骨这道菜具有补脾养胃、生津益肺的作用,山药又很香糯,很适合宝宝吃。
“大人都有胃口不好的时候呢,更何况小孩,饿上一两顿,不会对生长发育有影响的,妈妈们不用太紧张”,吴芳主任提醒各位家长无需过于担心。
久咳不愈与湿有关
除了胃口差,咳嗽、病毒感染、皮肤疾病等也是黄梅时节的常见疾病。
这段时间有些孩子久咳不愈,就和湿有关。因为湿聚易成痰,痰湿伏在体内,如果遇到外感、外邪引动体内的痰湿,就会发作咳、痰、喘。很多家长反映孩子平时喉咙里总是有痰,或者常有鼻涕,哪怕没有感冒也会时不时咳嗽几声,而且孩子胃口不好,脸色也泛黄不红润,还容易拉肚子。对这样的孩子,中医的办法是健脾祛湿,用陈皮、茯苓等煮粥给孩子喝,坚持一段时间会有明显的功效。
黄梅季需提防病毒感染
此外,梅雨季节闷热潮湿,容易滋生病菌,是传染病高发的季节,比如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咽结合膜热等。预防这些疾病,除了要让孩子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避免到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居处勤通风,勤换衣被之外,也可以用一些中药来预防疾病,如藿香、艾叶、佩兰等药物做成药包随身携带或者煎煮熏蒸房间。
黄梅季需提防皮肤疾病
环境潮湿加上气候闷热易出汗,孩子还容易得皮肤疾病如湿疹、汗疱疹、痱子、真菌感染等。吴芳主任也给家长们出了主意,保持孩子皮肤清洁干燥、适度滋润,去除外湿,同时注意去除体内的内湿。常用的食物包括赤小豆、薏苡仁(建议炒熟)、白扁豆、冬瓜、小米,芡实(鸡头米)都是很好的健脾祛湿的食物。“入夏后很多孩开始游泳锻炼,建议孩子游泳以后可以喝点姜汤去除寒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