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涛世界杯解说涛涛不绝世界杯八强的变与不
文|刘涛
进入世界杯八强的球队,除了个别黑马外,多少都有些偶像包袱——无论对手是谁,大体上都会按照自己的节奏踢,因为都有自己的看家本领。即便是黑马,也有看家本领,不过只能是防守反击而已。
天下那么多武功,没有优劣之分,差别在于你练得有多精。八进四,有一半球队只能曲终退场,这时比的就是看家本领学得精不精了。克罗地亚VS巴西、法国VS英格兰,他们都沿用了以我为主的打法。只是巴西似乎被西班牙附体,克罗地亚将坚韧发挥到极致,所以克罗地亚晋级了;法国延续了他们的高效,英格兰又在点球点踢飞了梦想;葡萄牙排出了大胜瑞士的阵容,哪知摩洛哥这块石头比瑞士更有棱角。
只有一支球队不断在变,那就是阿根廷,他们是一支“变”出来的四强。阿根廷放下了偶像包袱,除了偶像梅西,他们的阵容没有能力背上包袱,他们只能根据不同的对手,不断改变自己,寻求更进一步。我说的改变,不是个别人员的微调,而是关键位置调整、阵型调整、打法调整。
首战阵容应该是阿根廷主帅斯卡洛尼理想中的首发阵容,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1比2输给沙特,爆出世界杯历史上都排得上号的冷门。
第二战打墨西哥,虽然没有变阵,但一口气换了5个首发,其中后防线换了3个,尤其是用1米75的利桑德罗·马丁内斯换下1米85的罗梅罗打中卫,是需要决心和勇气的。事实证明,是有效的。
第三场面对波兰,根据对手偏慢的特别,从442变为433加强前场的进攻。又针对对手莱万和米利克两个高中锋,中卫换回更高的罗梅罗,最终赢球出线。第四场打澳大利亚沿用了对波兰的打法,顺利晋级。
1/4决赛打荷兰就更“过分”了,面对这支打防守反击的荷兰队,阿根廷居然排出了5后卫的阵型,简直是把姿态降到了尘埃。2014年用防守打进决赛的那支阿根廷都自叹不如,2002年带队以进攻著称的贝尔萨看了要吐血。但细想之下,只能感叹斯卡洛尼是个实事求是的人,对付荷兰加克波和德佩一高一快的组织,也许这是最好的方式了,因为他们没有法国、巴西这些球队能通吃所有风格的后卫。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包括今年的结果和2002年的结果。
不过这里的荷兰值得提几句。在全世界都知道阿根廷怕高空轰炸的情况下,范加尔为什么不派魏霍斯特首发?或者为什么不早点派他上场?我们看到在78分钟上场的他,连进两球将比赛拖入加时。在他上场后,阿根廷付出了5张黄牌和差点出局的代价。荷兰变得太晚了。
永远不变的一点是,这个世界永远在变。半决赛,阿根廷将迎来克罗地亚,我很想知道斯卡洛尼如何对付对手强大的中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