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西藏箭竹

探探老师育儿记探探猫育儿学堂10个父母该

发表于:2024-06-19 11:19:33 来源:蜜蜂资讯

当孩子做出父母不喜欢的行为时,很多父母都将这些行为解释为孩子顽皮。但如果能理解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爸爸妈妈就更能理解孩子,也更能够有效引导孩子的行为。不少专家指出,有些父母眼中常见的孩子"坏行为",其实是孩子对环境、成长过程、甚至是对大人行为的正常反应。

那么,究竟哪些行为是我们大人误会了孩子呢?本期探探猫育儿小学堂就来列举一下:

1、无法控制冲动

我们都曾经试过对孩子说"别丢!",但他还是把手上的东西丢出去了。据独立研究机构"从零到三"调查显示,有56%的家长都以为孩子3岁时就应该会控制自已了,但事实上,大脑中自我控制的区块要到13至19岁之间才会慢慢成熟。

2、过度刺激

在同一个早上带孩子去逛街,然后去公园,然后去生日派对,他们一定会躁动反抗。密集的行程似乎是现代家庭共同的特征,《科学人》报导指出,太密集的行程会让孩子崩溃。

3、生理条件

曾经因为又饿又累而心情不好吗?《今日心理》报导指出,生理状况对小小孩的影响,是对成人的10倍。当他们疲倦、飢饿、口渴、吃太多糖、生病的时候,几乎无一例外的会发脾气。

4、复杂的情绪

成长过程中,我们都被教育控制、隐藏自己的情绪。我们会压制它们、取代它们、或分散注意力。但幼教专家表示,孩子还没学会这些,更需要父母耐心引导。

5、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大量运动

"坐好!""不要追来追去!""不要在沙发上跳!"临床社工指出,成长中的孩子需要动。他们需要走出户外,跑跑跳跳。为孩子安排足够的运动时间,他们自然就不会"顽皮"了。

6、反抗是独立的必经过程

当气温乍暖还寒时,几乎每一家都会发生争吵。妈妈要孩子多加一件衣服,孩子却坚持天气已经够暖和可以穿短袖了。心理学家埃里克·埃里克森说,其实这是孩子练习为自己做决定的第一步。

7、看似缺点的优势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优势,但优势有时候也会成为障碍。例如,专注的孩子无法轻松的停下手边的工作,服从"快点出门"的指令。贴心的孩子容易受到别人的负面情绪影响。

8、爱玩的冲动

心理学家约翰·哥特曼指出,孩子天生爱玩,他们把优格抹在脸上,一边刷牙一边跑给你追,出门时套上爸爸的鞋子,并不是因为他们捣蛋,而是因为他们爱你,想跟你一起玩。

9、对父母负面情绪的反映

《今日心理》指出,多项研究都显示,就算父母刻意隐藏,孩子还是能在几秒钟内感受到爸爸妈妈的情绪,即使他们并不理解这些情绪。当父母心情恶劣时,孩子会感到压力,也容易出现偏差行为。

10、对不一致的规定感到手足无措

今天晚上你念了5本故事给孩子听,到了明天你却坚持只能唸1本。今天晚上你让孩子选择晚餐的菜色,到了明天你却说只能吃千层面。无怪乎孩子会经常哭闹。建立常规,孩子才有所遵循。

看完这10个行为的专家解释,各位父母有没有觉得以前误解了孩子呢?当孩子有这些行为时,不妨理解他们产生这些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就能更好地引导孩子健康发展哦。

注: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侵删。

海外就医的中介公司

赴美治病的中介服务机构是如何帮助患者实现求医梦想的

赴美就医签证通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