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预防育儿错误这些错误的观念家长一不小
文丨饭饭妈
做父母的,都希望自家孩子能好好长大,所以他们总是会用自己认为正确的方式,对孩子进行教育。
但他们并不知道自己认为的正确方式,对孩子的成长到底有没有好处,更别提平日对孩子灌输的一些观念了。要知道一些不经意的错误观念,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极大的影响。
前段时间去邻居家做客的时候,正好遇到了邻居给孩子检查作业,大概是因为孩子作业质量不太好,所以邻居就训斥了孩子。孩子在听到了训斥之后,立马就哭了起来,感到非常的委屈。
因为家里来了客人,邻居大概也觉得面子上挂不住,就直接对孩子吼道:“哭什么哭,把眼泪憋回去!”
孩子在听到了邻居的话后,虽然还是很想哭,但却努力忍住了正在哭的声音,身体还在不自觉的抽泣,让人看了非常心疼。
邻居则表示,孩子平日里动不动就喜欢哭,他们也没办法,只能用这种方式把孩子给制住。
其实像邻居的这种做法,可能是大多数家长在教育孩子时的常态。
他们会在孩子哭的时候,会不分青红皂白的就让孩子停止哭声,而不是关心一下孩子哭泣的原因是什么。
所以孩子在这种错误的观念下,也会受到一定的影响。那么除此之外,还有一些错误的观念,家长也常常会灌输给孩子。
那么这些观念对于孩子的健康成长,并没有太多的好处,可是很多家长却不知道。
父母经常给孩子灌输的错误观念有哪些?在《孩子的5种爱语言》这本书中,作者就曾经提到父母对孩子灌输的思想,如果是正向的,那么对孩子的成长会非常有利,但如果是负面的,会让孩子觉得自己不被父母所爱。
所以,像一些比较错误的观念,如果长久给孩子进行灌输的话,就会使孩子的成长逐渐偏离了父母原先设想的轨道。那么哪些观念是错误的呢?
1)“爸爸妈妈没有钱”
有的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会选择穷养的方式,但是所谓的穷养,却是和孩子说“自己没有钱”,想要孩子通过这种方式学会节俭。
虽然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也认为这种方式可以避免孩子出现大手大脚花钱的情况,同时也能让孩子理解自己赚钱的不容易,不过凡事都有两面性,这样的做法也是有可能会让孩子出现一些问题的。
例如孩子会自然而然的觉得,因为家里没有钱,所以自己不可以乱花,可能连自己心爱的玩具或者零食,也不敢和家人提,就怕会给家人带来负担。
那么这样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也会出现性格上非常自卑的情况,甚至会觉得自己特别不自信,因为在家庭条件这一块不如其他人。
而且孩子也会不断的给自己心理暗示,告诉自己家里非常穷,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再三思考,那么这样的话,也会很容易让孩子出现斤斤计较的性格。
虽然这个观念的出发点是好的,但是很容易给孩子带来负面影响。
2)“等你长大了,要回报父母”
想必大多数朋友在小的时候,应该有听过家长或者其他亲戚朋友说道:“等你长大了,赚钱了,一定要回报父母,他们养你长大不容易!”
那么像这类话语,虽然是想让孩子养成一颗孝顺的心,但事实上,却会给孩子带来极大的负担。
甚至会让孩子产生很浓的愧疚感,认为父母把自己养大,实在是不容易,所以自己得非常的努力。
3)“别人家的孩子比你好”
大多数朋友在小的时候,都有经历过别人家的孩子。例如在考试后,考试的分数不太理想,家长往往就会说出,别人家的孩子怎样怎样,而你却怎样怎样的话语。
虽然很多家长认为,自己说出这种话语的初衷,只是想让孩子内心更加有斗志,希望孩子可以认识到自己的不足,以别人为榜样。
但事实上,这种观点却会使孩子觉得,自己的的确确不如别人。长久如此的话,还会让孩子出现较为自卑的情况,因为他们会通过家长的观念灌输,出现自我怀疑的心理。
朋友丽丽家的孩子就是这样,因为丽丽非常要强,所以从小对孩子的要求就比较高。每次孩子考试回来,如果成绩不如别人的话,丽丽就会拿孩子与他人做比较。
这也使得她家孩子的压力,从小就非常大。后来到了临近高考的时候,因为一次模考发挥的不是太好,被丽丽指责后,孩子的心理就出现了非常严重问题。
这也是很多家长会忽视的地方,因为家长看到的,只是孩子努力向前,却没有考虑到这种比较,给孩子带来的负面影响究竟是什么?
4)“孩子你是最棒的,以你为骄傲”
有些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选择的是鼓励式教育,永远都告诉孩子,他们是最棒的,父母也以他为骄傲。
但事实上,这种方式也只会让孩子产生自我催眠的感觉,并不能对孩子的成长起到帮助,甚至会带来一些反作用。
因为孩子在受到这种激励后,他们也会给自己不断的暗示,认为自己是最棒的,但是在成长的道路中,又怎么是一帆风顺的呢?
所以孩子在遭受到挫折后,往往会觉得自己并不如父母所说的那样,甚至会产生自我怀疑的感觉,久而久之,孩子就很容易陷入自暴自弃的状态中。
父母应该如何正确教育孩子?以上这几种错误的教育观念,是很多父母会灌输给孩子的,所以选择正确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成长才会更有帮助,不妨可以试试这些方法。
①对孩子不要进行道德方面的绑架
例如家长希望孩子长大以后,要好好孝敬自己这种观念,就是对于孩子道德方面的绑架。其实像这种做法,是完全没有必要的,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
家长应该做的,是从自己的言行举止感染孩子,例如自己对老人非常照顾,同时非常孝顺。那么孩子在看到家长的这些行为后,自然而然的,也就会受到家长的影响。
要知道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采取最好的方式,不是和孩子进行说教,而是自己努力起来,在孩子面前做到最好。
通过家长的言行举止,孩子也会在耳濡目染下,逐渐成为父母希望成为的那个人。
②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
有些家长为了让孩子有正确的金钱观念,就会故意“装穷”,这种方式对于孩子的影响是比较差的。
家长不妨给孩子树立正确的金钱观念,而不是一味的,让孩子误以为家里很穷。
例如: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一些约定,每天通过完成任务,或者打卡的方式获取零花钱。孩子通过家长的这种激励方式,也可以更加的明白,赚钱并不是一件非常容易的事情。
与此同时,家长也可以和孩子一起做一些理财,这样孩子在有着自己零花钱的同时,还可以知道有了零花钱,该如何进行正确的使用。这对于孩子金钱观念的树立,也是非常有帮助的。
③不要过分的夸奖孩子
家长给孩子进行鼓励式的教育,虽然能给孩子的自信心带来一定的帮助,但如果过分的对孩子进行夸奖,反而会给孩子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所以家长对孩子不要进行过分的夸奖,而是应该选择比较合适的时机,对孩子进行适时的鼓励。
那么像有的家长,可能会在每天各种时间段,都对孩子进行夸奖,这种做法就是没有必要的。其实家长可以在孩子考试成绩出来后,对孩子进行夸奖,又或者在孩子主动帮家长做家务后,对孩子进行表扬,往往这种有针对性的夸奖,才会起到作用。
但是面对孩子遇到挫折的时候,家长也要对孩子进行适时的鼓励,同时让他们认识到成长的道路,并不是只有顺利,也是有这些困难存在的。
④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
很多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很有可能会出现这种情况,就是把自己的想法强加给孩子。例如文章开头的邻居,他就是把自己认为的事情,放在了孩子身上。
这就使得孩子,虽然一时听从了邻居的要求,但是并没有从内心上,对邻居的要求进行肯定。
要知道孩子也是有自己想法的,所以家长不能把自己的各种想法,强制性的要求孩子执行。
比如孩子在家长面前哭了起来,家长不应该让孩子闭嘴不要哭,而是应该询问孩子哭泣的原因究竟是什么,这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一定要注意自己的方式方法。因为孩子和家长还是有一定区别的,所以不能要求孩子思考问题的方式和家长一样,家长应该顺着孩子的思维方式进行思考,这样才能取得更加有效的结果。
(此处已添加圈子卡片,请到今日头条客户端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