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涂装设备

丧偶育儿的由来跟拍10年敲响警钟守寡式婚

发表于:2024-06-19 11:44:21 来源:蜜蜂资讯

刚看完央视跟拍10年的纪录片《零零后》的最后一集:《朋友这件事》,我竟然有些伤感,流泪了。

这些零零后的孩子,从同一所幼儿园(芭学园)出发;如今,却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生!

有人开朗自信,对未来充满憧憬和希望;

有人内向孤僻,只想活在自己的世界里。

我不禁感慨:

家长们都为选择一所好学校挤破了头,有的甚至不惜“孟母三迁”。然而,比好的学校更重要的,是家庭。这一点却被无数的家长忽略了!

你以为你给他提供了优越的条件,

你以为你为他选择了最好的学校

你以为他的人生一定会比你更好!

可你万万不会想到:孩子的一生,可能从一开始,就被你自己给“毁”了!

守寡式婚姻、丧偶式育儿,是如何毁掉孩子的?

我们先来回顾一下整部纪录片中这些家庭的情况和孩子的现状。

锡坤(男孩),12岁。

锡坤父母曾分居好几年,纪录片中不见爸爸的影子,所有的事情都是妈妈一手包办。妈妈对锡坤非常宠爱,想做一个“完美”妈妈。

小时候的锡坤活泼好动,现在却内向、孤僻,不爱与人交往,不合群,生活自理能力差,性格胆小懦弱,完全地依赖妈妈。

谈雨萌(女孩),13岁。爸爸妈妈关系融洽,夫妻双方都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在纪录片中总是同时出境。爸爸很顾家、喜欢与人交往;妈妈温和、包容。

因为突如其来的二胎妹妹,萌萌与父母的关系略显疏远,但更多是因为青春期渴望独立的自我意识,并没有特别叛逆的行为。本质上还是善良可爱的,与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很放松、很活泼。

梁昊天(男孩),15岁。爸爸妈妈关系融洽,夫妻双方都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在纪录片中总是同时出境。爸爸有担当,有想法;妈妈理性、随和。

因选择传统教育路线(高考),昊天在学习上与父母偶尔会有一些小冲突,但也觉得父母是为了自己好,为自己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小时候略微有些不合群,但现在性格比较开朗,有自己的朋友,愿意与亲人和社会接触。中考结束后,与爸爸一起骑行川藏线,20多天经历各种磨难,也因此成长了很多。

一一(女孩),13岁。爸爸妈妈都是性格比较安静,喜欢独处的人,家里的氛围很平和。纪录片中妈妈参与一一的成长较多一点儿,尊重孩子的天性,引导和陪伴一一的成长。爸爸偶尔会出镜。

一一小的时候性格偏内向,喜欢一个人玩儿,不喜欢交朋友。后来在老师和妈妈的引导下,慢慢接触小伙伴,不再“孤立”自己。现在的她,本质上还是好静的,能一个人独处好几个小时;但也有自己的朋友,跟朋友们在一起的时候也很开心。她是一个看似外表柔弱、实则内心坚强的女孩,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

乐乐(男孩),14岁。爸爸妈妈关系融洽,夫妻双方都参与了孩子的成长,在纪录片中总是同时出境。照妈妈的话说,乐乐遗传了爸爸乐观开朗、积极主动的性格,爸爸对于乐乐则充满了各种欣赏、肯定与鼓励。

乐乐从小就表现出了极强的社交能力,喜欢与人交往,喜欢接受挑战,对自己的人生充满信心。现已成功申请留学美高。

辰辰(女孩),14岁。纪录片中只看到妈妈出镜,她对辰辰充满了各种担心,一直搞不清楚辰辰心里的想法和行为。

辰辰从小性格内向,对人对事特别执着。她缺乏安全感,害怕失去,不喜欢那种凄凉的感觉,所以她拒绝回忆过去曾有过的短暂的美好时光。现在的她,认为成人世界太过虚伪,越来越不爱说话,所以宁愿和动物们打交道。她希望将来从事的工作可以不用与人打交道,即使是远离人类,很辛苦很危险也没关系。

看完这几个孩子的家庭和成长轨迹,发现问题了吗?

这里面隐藏着很重要的信息:

几乎每一个性格开朗、人格健全、对人生充满信心和希望的孩子,都成长在一个父母关系和谐的家庭里。夫妻双方共同参与孩子的养育:母亲影响着孩子的性格;父亲影响着孩子的价值观,让孩子的内心更有力量。

而每一个性格内向,人格有所缺陷,对他人、对社会丧失兴趣的孩子,都成长在守寡式婚姻和丧偶式育儿的家庭里。

著名心理学家阿德勒在心理学名著《超越自卑》里阐述:

婚姻不美满的情境,对孩子而言,是充满危险的。他的母亲可能觉得自己的力量不足以把父亲留在家庭里,因为,她希望完完全全地保住她的孩子。

但是,3岁以前,孩子的兴趣主要在母亲身上;3岁以后,母亲必须要引导孩子开始对父亲产生兴趣。

如果夫妻之间发生冲突,形成一种竞争关系。那么在这种氛围下长大的孩子,是不可能训练出合作之道的。

如果母亲不能把孩子的兴趣扩展到父亲身上可能会造成危险。这种孩子在社会感觉的发展上,可能遭受到严重的阻挠。

以后,母亲还要使孩子的兴趣转向环绕着他的社会生活,转向朋友、亲戚和平常的人们,直到它包括整个人类社会为止。

如果母亲没有这样做,孩子将无法对他人、对社会产生兴趣。

情况严重的时候,孩子有可能发展为问题少年、酗酒者、罪犯、自杀者,甚至是精神病患者。

央视跟拍10年,只为给天下父母们敲响警钟!很多时候,我们只是在猜测某些做法、某些情形,会给孩子的将来造成某种影响。但“影响”这个事,一般不会发生在当下;至于很多年之后,又有谁还会去考证,还会记得,这些“影响”的由来?

即使追本溯源,发现了问题所在,也是追悔莫及了!

我认为央视的这部纪录片,非常的有意义。

它耗费了10年的时间,给无数父母们敲响了警钟:今天你的所作所为,一点一滴都影响着你孩子的一生。你看不到你孩子的十年后,却能从他人的故事里,看见你孩子的将来。

如果能在当下这一刻有所领悟和觉醒,比十年后再“痛定思痛”,对孩子而言,该是人生多大的一件幸事。

作者|胡芹,至简人生自媒体平台创始人;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注册正面管教资质讲师,七岁男孩的妈妈。

出国就医

国外看病中介费怎么算

海外医疗远程问诊平台哪个好

赴美就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