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月宝宝不要了送养(从小被抱养,现在要不要去找自己的亲生父母?)
读者提问:将军好,我有个两难的问题想要咨询您。
我是82年出生的,正是计划生育最严格的时候,我是我父母抱养的孩子。
我是不幸的,但也是幸运的,我的养父母待我视若已出,万般疼爱。
虽然从小在农村长大,但是我没受太多的苦,可以说是在他们的呵护中长大,我也特别孝顺、特别的敬爱他们。
如今我考了大学,到另一个城市工作,离开了家乡,同时我也把我养父母接到了身边,好好孝顺。
只是,对于亲生父母的感情,从开始知道这个事实的怨恨到现在的平静,如今我自己也做了母亲,更多的时候会萌生出想见见亲生父母的想法。
其实我们的老家相距不算远,想去寻找特别容易,但是我始终没有去做。
我担心养父母会伤心,尽管我心里对他们永远感恩、永远深爱,但还是担心会伤了他们的感情。
我打听一个以前的同学,说我的亲生父母他们身体不算太好,我也担心,如果我不迈出这一步,很可能这一生我都无缘与他们再见。
我心里是矛盾的,想去找他们,又不是特别想,再加上顾忌我的养父母,不去找,又有那个想法在内心。
如果你是我,你会如何做呢?感谢您!
将军答:
你的两难问题,既涉及到情感,也涉及到道德伦理,确实棘手。
但我想告诉你的是,在这个选择题上,无论你选择什么都没有对错之分,也没有好坏之分,只有是不是符合你的真实心意这一个维度需要去衡量。
其实,人来到世上,都要回答一个问题“我是谁”。
而追根溯源,带给我们生命的人是谁,我们出生在哪里,我们是什么民族,等等,其实都决定了一部分“我是谁”。
而如果连这些基本问题都是模糊的,那的确很容易会剥夺我们的“存在意义”,引发身份认同危机,和身份焦虑。
找到亲生父母,其实也是在回答“我是谁”,更进一步确认“我存在”这件事。
所以当你也成为了母亲,看到自己的生命脉络往哪里去,你更需要去确认自己的人生脉络从哪里来,这是你想要去见到父母的深层原因。
既然出现了这种想探究想确认的心理,如果不去实现,就可能会成为内心的未完成事件,现在是矛盾,以后是遗憾。 所以,需要你不断去澄清内心,你可以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1.如果能见到亲生父母,会解答你人生中的一些疑惑吗?或者说能满足你某些需求吗?
2.如果没见到他们,你最遗憾的是什么呢?
3.你的亲生父母对你而言,意味着什么呢?
能回答这3个问题之后,你大概也明白自己的真实心愿了。
而至于会不会伤害到你的养父母,其实并不取决于你是不是去寻找亲生父母,而是你如何对待养父母。
这三十多年来,你们相处的一朝一夕,培养的亲情,是不是足够坚实。
此外,还有一件事需要你认真考虑,找到亲生父母之后,你打算跟他们怎样来往?
是只见一次?是跟一般的子女一样履行赡养义务?还是逢年过节去探望而已?
确认以后相处的界限,会减少不必要的拉扯,也会减少可能带来的伤害。
最后想对你说一句,寻找亲生父母,不是对你养父母的背叛,但是压抑真实心愿,却是对自己的背叛。#要不要找到亲生父母#
大将军郭,北师大心理学硕士,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韩寒【ONE】人气作者。8年心理咨询经验,微信公众号“我们心里都有病”(ID:staynormal),图书作品《世界偏爱自愈自乐的你》正在热卖
海外看病十大中介
DUVYZAT (givinostat)-美国新药DMD治疗突破性药品
美国就医中介机构
国外医疗中介咨询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