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养花(月季装点下的“家庭农场”)
视频加载中...
家庭农场是重要的现代农业经营形式,在颍东区老庙镇庙北居委会,有这样一家“小而美”的家庭农场,因为种植月季成了市民“打卡地”、村民“就业地”。
“这次我们嫁接了三个品种,开一次花,剪一遍枝,施一次肥。”
一大早,农场主赵民标就忙着指导工人维护修剪月季枝条。这种月季可不简单,因为采取了高枝嫁接技术,实现了“一树多花”,“一树多色”,能开花一整年。
顾客 滑晓雯说:“它月月都能开花,放在家里面,都能看到花在开放的话,这对于个人心情也是很好的一个装点。”
赏心悦目的各色“月季”装点着农场,自带流量,为农场带来了稳定的客源和收益。
颍东区韵乐家庭农场负责人 赵民标说:“我们目前销售量最好的就是“一树多色”,正常销售(每天)在80多盆,营业额达到(每天)3000多块钱。”
可就在两年前,年过半百的赵民标承包村里35亩废弃宅基地种植月季,如何让月季花常开不败?什么样的月季花更具经济价值?成了赵民标急需解决的问题。颍东区科技特派员推荐他种植“网红”月季品种,并对他进行全程技术帮扶。
颍东区老庙镇农业站站长 马朝彬说:“我们建议赵民标,对月季喷施营养液和植物生长调节剂,加强水肥一体化,指导他开展高枝嫁接。”
颍东区韵乐家庭农场负责人 赵民标说:“按照专家的指导,月季的品质,包括抗病性、嫁接成活率、花期长,花更艳,今年我们预订了有2万株灌木月季,金额达到18万。”
月季“颜值”和品质的提升,为农场带来了“产值”,也带动了周边十多名群众就地就近就业。
颍东区老庙镇庙北村村民 韩永叶说:“他们种花,我们给他们打个零工,老年人都能沾点光。”
颍东区老庙镇党委委员 李传盛说:“资金上有支持、政策上有帮扶、技术上要有保障、在销售上要有对接,让我们的农业经营主体自身增收致富的同时扩大我们的就业。”
科学种养,政策给力,赵民标的家庭农场实现盈利。他的发展只是我市现代农业的一个缩影。在一批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头雁”带领下,我市一大批家庭农场壮大了规模,盘活了土地资源,也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了就业机会,鼓起了农民钱包,截至2023年底,全市家庭农场达到39747家,总数居全省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