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妈家装修厨房怎么说理想中的家一定有厨房
#100个理想的家#
100个人的心里有100个理想的家的样子,但每一个理想的家里,一定少不了厨房,还有厨房里的妈妈。
家是什么?在我的心里,家就是有妈妈在的地方。一个家庭里的妈妈在哪儿,家就在哪儿。
而在我看来,厨房是一个妈妈待的最久的地方,所以,厨房里的妈妈,妈妈的厨房,就是一个家的灵魂,是家不可或缺的元素。
记得小时候,不管是在外面玩累了,还是后来上学了放学回到家,第一件事,撒腿往厨房跑,边跑边喊:“妈,今儿吃啥饭?”
那些年,农村家里的厨房叫灶房。西北农村院落里的灶房,通常一边是锅台灶台,一边连着土炕。冬天的时候,妈妈在灶台边烧火做饭,另一头的炕上也就热热乎乎的。饭做好后,一家人上炕吃饭,老人和小孩坐在炕上最暖和的地方,青壮年坐在炕沿上。
在那些过去的岁月,即便吃的是粗茶淡饭,但也津津有味。一粥一饭,都笼罩在一层金色的光芒里。那里面有母爱,有家人的宠爱。
记忆里妈妈总是在厨房里。不是在做饭,就是在准备做饭,还有没完没了的刷刷洗洗。
后来我长大了,又上了学,在书本里见到了更大的世界,我就觉得,原来妈妈的生活这么无趣,就只会绕着锅台转,无趣。于是我会时不时地抱怨妈妈:“妈,你怎么总是在厨房里忙活,怎么有做不完的饭?”
当时,妈妈笑笑,说:“等你结婚了就知道了,不做饭是不行的,厨房里的活儿是做不完的!”
我不屑一顾地说:“我才不结婚,我才不做饭!我挣钱了买着吃!”
直到后来,离家在外,求学、工作,为了生活奔波,再也吃不上妈妈做的饭了。开始想家,想念家里的厨房,想念家里的厨房里,那些源源不断的妈妈做的新鲜饭菜。想妈妈。
可时光总是义无反顾地推着人往前走。很快,我结婚了,也很快有了自己的孩子。有了家,有了孩子,才发现,不做饭是不可能的。我不下厨房,谁下厨房?
在最早那段艰苦的租房岁月里,没有独立的厨房,老公在阳台的房檐下搭了一个简易厨房。一张桌子放案板,一个小的二手铁皮橱柜放厨具,一个煤气罐和灶头,这家是一个厨房。
我磕磕碰碰地学着做饭。磕磕碰碰地学着喂养孩子。尽管常常做失败,做的饭也不好吃。但是,有了烟火气,也就有了家的味道。老公每每下班回来,边上楼边喊:“我回来了!今天吃啥饭?”不管我做什么饭,做成什么样,他都大口大口地吃下去,还说:“不错,不错!”
再后来有了自己的房子,又从小房子换成大房子。每当装修新家,厨房都是重头戏。买什么样的抽油烟机,橱柜做成什么样的,我都会亲自挑选。因为,我知道了,厨房将是我一个为人妻、为人母的女人,最重要的战场。
有了自己的房子,有了专门的厨房,我在厨房里待的时间也越来越长了。特别是,随着两个孩子的陆续出生和长大。一日三餐,即便在孩子们都上学,我们都上班的日子,至少晚餐是要做的。
每当我在厨房里忙活,老公会时不时地跟到厨房里来和我聊天,聊一些各种各样的见闻,或者鸡毛蒜皮的小事。孩子们也会一会儿这个跑来问:“妈妈,今天吃啥饭?”一会儿那个跑来问:“妈,饭好了没?”
常常是我在切菜,他们这个进来捏一撮,那个进来抓一把,往嘴巴里送。我儿子爱吃香菜、豆腐,只要看见我正在切这两样东西,就会直接上手生吃。我女儿呢,如果看到我切西红柿、黄瓜,直接抓起半只咔嚓咔嚓吃起来。而我老公呢,就会催我:“快点做,孩子们都饿了!”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特别有自豪感,一种为人母的自豪感。瞧,小崽子们就像嗷嗷待铺的小猪小鸡,嘎嘎嘎地围着妈妈打转转,只有当妈的才能喂饱他们,满足他们。
一晃几十年过去了,孩子们都长大了。现在,儿子已经工作了。有时候我边做饭边和他电话聊天,他说:“老妈,你又在厨房呢?好想念老妈做的饭!”
我说我做饭水平其实不好,儿子说:“妈妈做的饭就是妈妈做的饭的味道!那是家的味道!”
如今,女儿也即将高考,几个月后,也会离开我去上大学。有时候畅想以后的生活,她会说:“妈妈,将来不管我去哪儿,我都希望你在我身边,我还能每天回家,吃妈妈做的饭!”
此时此刻,春光大好,人间四月天。又到了吃各种绿色蔬菜、野菜的时候了。朋友们都在忙着吃芨芨菜、苜蓿芽、白蒿、榆钱叶、香椿,等等这些野菜,可我不会做。就不由地想起儿时,我的妈妈,她做这些菜可真是拿手。想到多年前的农家小院里的厨房里,妈妈忙碌的身影,还有各种野菜做的麦饭、饼子的香味儿…
家是什么?理想中的家是什么样子的?在我看来,家就是有妈妈在的地方。理想中的家,一定有一个温馨的厨房,厨房里有慈祥的妈妈。那也是妈妈的厨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