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紫龙角

英德九龙电器维修科技助力大豆产业永根科技

发表于:2024-07-31 17:59:31 来源:蜜蜂资讯

11月1日,华南农业大学在英德市九龙镇举行“永根科技站”授牌仪式,这是华南农业大学在广东省内设立的首批“永根科技站”之一。该科技站将为当地政府和企业全面发展提供科技、文化、人才等多方位支撑,打通社会服务“最后一公里”,助力九龙镇大豆产业实现三产融合高质量发展。

“永根科技站”落户英德市九龙镇。陈咏怀 摄

轮番种植

发挥科技力量提高土地利用率

当天上午,在九龙镇石角村千亩大豆繁育基地里,大豆收获机在田里来回作业,伴随着机器的轰鸣声,收获机将大豆收割、脱粒,金灿灿的大豆如泉水一般涌入包装袋。“亩产198公斤!超过了国家大豆平均产量132公斤的高产目标。”领导嘉宾对大豆进行了现场测产。

经现场测产,千亩大豆繁育基地大豆亩产198公斤。陈咏怀 摄

据悉,中国大陆野生大豆的最南端界址在英德市九龙镇附近,该地不但保留了一批低纬度地带的野生种质资源,传承了上千年的大豆栽培习惯和保存了丰富的豆制品文化。2022年,九龙镇被广东省农业农村厅认定为省级“一镇一业”豆腐专业镇。

“九龙镇的土壤和气候条件非常适合机械化种植大豆。”华南农业大学农学院教授年海介绍,2020年以来,华南农业大学大豆课题组开始在九龙镇建立千亩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基地,并依托清远市侬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广东分中心九龙育种基地、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九龙农业研究院示范基地,打造千亩大豆繁育基地,为广西、湖南、海南等南方6省(区)适宜地区的二级繁种基地、示范生产基地等核心片区供种。

农户正在收割大豆。陈咏怀 摄

“基地大豆的品种是华夏22号,去年首次收割亩产达210公斤。由于大豆的生长周期较短,今年,我们在去年的基础上实现一年两造,上造种植青贮玉米,下造种植大豆,进一步提高了土地利用率,为全省推广大豆种植提供示范。”年海表示,下一步,华南农业大学大豆课题组将充分发挥“永根科技站”的作用,开展农业科技攻关、农业技术示范与推广、高素质农民培育等重点工作,为农业科技卡脖子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开创“百千万工程”新局面。

联农带农

力争将大豆种植面积发展万亩以上

近年来,九龙镇深入推进农综改工作,将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的土地进行互换合并并确权,为发展规模性农业,九龙镇大力推行三区(自耕区、机耕区和流转区)划分,引导各村(社区)经济合作社对耕地进行规划设计,根据自身规划发展适度规模农业和进行土地经营权流转,实现“小田变大田”,激活土地价值“转废为宝”。目前,九龙镇整合土地6.4万亩,整合率达96.3%;全镇规模性流转土地近2.5万亩,其中,大豆种植面积5000多亩。

目前,九龙镇大豆种植面积达5000多亩。

今年2月,九龙镇正式启动豆制品产业园建设。该产业园将通过打造种植示范基地、建设示范加工车间、打造九龙镇特色豆制品集散中心和谋划九龙豆制品品牌宣传体系,不断促进豆制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并争取在“十四五”规划末期建成十亿级豆制品产业园。

清远市侬联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是入驻产业园的首家农企,也是九龙镇千亩大豆繁育基地实施主体。该公司负责人徐玲表示,公司通过“企业+农户+基地”的模式,充分调动了农户种植管理大豆的积极性。“这种模式下,农户既是‘股东’又是‘员工’,与企业共同分享大豆育种及后续增值收益。” 徐玲说,农户以土地经营权入股企业,作为股东不仅能收取分红,还会被企业雇用参与管理。“签订合作的农户在确保质量和产量的前提下可获得三重收益。一是村小组每年的租地分红,二是田间管理的工资,三是繁种大豆销售后的分红。”

九龙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姜万河表示,目前九龙镇大豆种植面积逐年上升,豆制品加工企业超百家,“九龙豆腐”系列中的黄金豆腐、山水腐竹、盐水豆干等很多产品名声在外,已经成为九龙镇乡村产业振兴的一道亮丽风景线。下一步,九龙镇将讲好九龙大豆故事、传承英德大豆文化,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力争将大豆种植面积发展至万亩以上。同时,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优势产业,积极探索农村融合发展新路径,加快实现乡村产业兴旺繁荣。

南方+记者 陈咏怀

通讯员 张涓涓

点击图片,一键报料↓↓↓

【作者】 陈咏怀

【来源】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南方+客户端

出国看病直肠癌

海外医疗中介机构排名

安德森医院 治疗费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