宰便电器维修真情帮扶鱼水情深贵州省从江县
真情帮扶 鱼水情深
——贵州省从江县人民法院扶贫纪实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2021年6月,一幕难舍难分的群众送别驻村第一书记感人场景,在从江县宰便镇宰帽村上演。别离的村委会门前,宰帽村民眼泪汪汪,把用红绳套好的红鸡蛋,一个一个套在李学云书记身上,一个个拥抱、一句句叮嘱、一声声哭泣、一次次挽留,现场的气氛感染着每一个人。没有李白的岸上踏歌声,没有王维的青青柳色新,淳朴的村民捧着自酿的米酒为李书记送行,劝君更尽一杯酒,记住宰帽有亲人。
宰帽村群众为李学云书记送行
是啊,从江县人民法院2018年进驻宰帽村以来,倾其人力物力帮扶,院长深入调研,包户帮扶,先后派出驻村干警8人次、帮扶干部32人,从有限的办案经费挤出帮扶资金30余万元,协调帮扶资金249万余元,帮助村民建设新居、修路架桥、危房改造、发展产业、易地搬迁、敬老助学、移风易俗。帮扶干部与时间赛跑,放弃休假日,不分白天黑夜,奋战在脱贫攻坚第一线。他们像老牛一样卖力,像蚂蚁一样忙碌,像兔子一样奔跑,全身心投入到脱贫攻坚,他们用坚韧的毅力和辛劳的汗水打赢这场举世嘱目的脱贫攻坚战,与村民结下鱼水深情。
领导重视亲赴一线
但愿苍生俱温饱,不辞辛劳入山林。院党组书记、院长沈有兰主动承担起脱贫攻坚的职责任务,始终保持“坐不住”的责任感,“慢不得”的危机感,“等不起”的紧迫感,多次深入宰帽村帮扶调研,并坐镇宰便镇亲自指挥督战。党组副书记、副院长徐晶,党组成员、副院长梁兵带领专班在宰帽攻坚奋战。党组成员李学云任宰帽村脱贫攻坚第一书记、指挥所长,带领村两委和驻村干部一户户排查、一户户制定脱贫计划,并逐一落实。他们深入农户,嘘寒问暖,听取民意,了解民情。没有午休,也没有8小时外休息,更没有双休日,犹如一列没有刹阀的火车头,奔跑在崇山峻岭之中,有时一天上下坡四、五次。
院领导深入宰帽村帮扶调研
条件恶劣 重担在肩
宰帽村位于宰便镇南面,距宰便镇约2公里,这里自然条件相对较差,“出门就见坡,下雨路成窝;饮水不稳定,人畜混居多”,这是宰帽村过去人们生活的真实写照 。全村10个村民小组11个自然寨,325户,1328人。耕地面积486.35亩,建档立卡贫困户166户680人。过去这里生产力极其低下,村民的收入主要以种植、养殖和外出务工收入为主。
2019年,帮扶单位从江县人民法院的帮扶干部来到宰帽村,党组成员李学云带领帮扶干部以最短的时间摸清了该村的“家底”。面对现状,工作组的同志们看在眼里,急在心里,随即同村两委按照省、州、县脱贫攻坚要求,精心谋划,为宰帽村能脱胎换骨量身制定了作战方案,并策划实施了一系列的帮扶措施。
李学云深入走访群众
脱贫致富 打牢基础
要想致富,先打基础。在从江县人民法院的帮扶下,宰帽村完成村组公路2.4公里的硬化,整修入户产业路3处约2.5公里;10个村民小组安装饮用水塔共10个,每个水塔蓄水5立方米,安装接水管15000米,达到了全村饮水安全全覆盖;实施农村家用线路改造,保证了农户的生活用电正常;4G网络全村达到全盖;为该村配备笔记本电脑1台、台式电脑3台、打印机3台。维修建了村卫生室,配备村医,让老百姓看病不出村。
宰帽村入户水泥路硬化
因户施策 精准到人
根据精准扶贫脱贫的基本要求,从江县人民法院同村支两委严格按照精准到户的原则,制定了产业发展,精准脱贫计划。发展产业脱贫一批,结合该村实际和气候条件的特殊性,制定了经济发展机制,成立从江县宰帽劳务输出有限公司、从江县宰帽生态养殖专业合作社,发展种植蔬菜107亩组织产业培训,邀请专业技术人员现场指导蔬菜栽培和管理技术,专业合作社免费为农户提供肥料、农药等物资发放到农户手中,实现村民年增收100万元。发展养牛大户,小黄牛养殖规模109头;养鸡大户,小香鸡养殖规模10550羽;养羊大户,林下养殖山羊340只;全村稻鱼鸭水域面积107亩。利用扶贫项目发展资金入股从江香猪收购屠宰加工项目、入股百香果产业项目、食用菌产业项目等,同时,实施小额信贷扶贫54户,扶持资金230.3万元,全村年增收200万元。易地搬迁脱贫一批。全村共实施易地扶贫搬迁32户164人,完成村内集中安置点建设,安置57户237人。发展教育脱贫一批,全村享受教育资助学生253人,其中:学前班15人,小学生121人,初中生50人,特殊教育1人,普通高中生9人,中职19人,大学38人。对省内高校生实行直接补助,对省外高校生实行“两助三免”,集资19870元为全村义务教育学生每人购买家用桌椅。社会保障兜底一批,2020年全村实施社会保障兜底59户174人,纳入城镇低保5户19人,特困供养2户12人,集中供养1人,落实重度残疾人补贴19人,托养11人。落实养老金及高龄补贴。
李学云书记组织群众开会宣传扶贫政策
倡导新风 传承文明
为打造高质量宜居生活,新农村建设57户、危房改造12户、透风漏雨整治86户、人畜混居整治112户。拆除旧房24栋、废弃禾仓7个、废弃圈舍5个、简易破旧棚8个,拆除建筑物占地面积3271.89平方米,复垦复绿2582.45平方米。
随着村民们物质生活条件不断提高,从江县人民法院和村两委又开始引导村民对精神文明的追求。通过群众大会、院坝会、文艺宣传、广播、宣传栏等形式加大乡风文明的宣传,做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自觉遵守,共同维护。从江县人民法院帮助修改《宰帽村村规民约》通过村规民约来约束改变大家的不良习惯。从江县人民法院和村两委制定了《宰帽村爱心超市“小积分”助力脱贫攻坚方案》,规定全体村民积极开展好人居环境整治活动,对室内外环境卫生整洁、干净的村民户实行积分制,积分可以到爱心超市领取日用生活品,引导村民自觉做好自家环境卫生,积极搞好公共卫生。
配置了锣、鼓、二胡、笛子、电钢琴,配置了音响设备一套,安装了大喇叭广播,成立芦笙队。在新建的活动广场上,村民能熟练地使用健身器材,跳起了广场舞,以歌舞增进邻里感情,用文化提升生活品味。
通过“卫生示范户”、“五好家庭”等评选活动,评选出了一批尊老爱幼、文明卫生的脱贫先锋等,大家互学赶超,传承文明,团结和睦,相敬如宾。
山乡巨变 焕然一新
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的胜利,宰帽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一条条水泥路不断向村寨延伸,一栋栋新楼房拔地而起,电网爬坡进寨,自来水管蜿蜒入户,路灯与月亮争辉,整洁与文明并起。村民无不感慨地说:“享了党和政府的福,我们。”
干净整洁的村寨
鱼水情深 难舍难分
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被县委、县政府评为脱贫攻坚优秀驻村帮扶干部的第一书记李学云完成了神圣使命,村民们知道她要走了。纷纷前来送行。“画眉开口声声连,引得阳雀报早春,法院精兵帮扶咱,脱贫致富建新村。”“山中树木老不枯,法院干部显功夫,又抓产业又建房,山窝变成金凤凰。”一曲曲壮歌唱出了宰帽村民的心声。一位名叫潘美英的大嫂抱住李学云,流下热泪:“你们是我见过真正为我们老百姓办实事的共产党员,真的舍不得你们走。”村支书蒙欢乐热泪盈眶赠送“真诚贴心为人民,高效规范办实事”的锦旗。“你帮助过我,我永远记在心里。”“宰帽村人民想念你,”“有空常来走我们。”收到这些微信,李书记再次哽咽。是啊,这里是她们辛勤耕耘的一片热土,这里有他们相亲相爱的亲人,这里有她们新时期共产党员一心为民的坚守。
宰帽群众依依不舍送别李学云书记
从江县人民法院还帮扶宰便镇友娘村,派出驻村干部10人次,帮扶干部38人次,挤出资金50余万元,协调资金300余万元,修建一栋二层多功能教学楼,危房改造134户、人畜混居整治47户、透风漏雨整治30户、硬化通村、通组公路9.2公里,建成50亩钩藤示范基地、180亩红米种植基地、800框红托竹荪种植基地。同时,在2019年至2021年5月间,派出14名干警分别到宰便镇友能村、摆堆村、引略村、摆利村,停洞镇停洞村、摆也村、加哨村、九曰村、污昔村,加勉乡党港村,往洞镇吾架村驻村帮扶。(杨光天)
友娘村 新貌
友娘村 新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