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岁以上育儿方法是什么一位80后妈妈的
【幼儿的性情年龄段】
1岁半:爱唱反调;
2岁:开始关心他人;
2岁半:第一叛逆期;
3岁:喜欢与人分享;
3岁半:缺乏安全感;
4岁:爱吹牛;
4岁半:分不清真实与幻想;
5岁:可爱黄金期;
5岁半到6岁:极端自我中心;
7岁:喜欢独处;
8岁:具有评价事务能力;
9岁:追求完美;
10岁:青春期前奇妙缓冲期~~~
宝宝0-1岁,我看的育儿书:《怀孕280天必读》《胎教每日一页》《婴儿喂养护理每日必读》《0-3岁宝宝喂养完全方案》《宝宝辅食添加营养配餐》《宝宝爱吃的菜》《蒙台梭利解读儿童敏感期》
宝宝1-2岁,我看的育儿书:《1-2岁成功教养》。《乖小孩和怪小孩》《我在美国做妈妈》
宝宝2-3岁,我看的育儿书:《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好爸爸胜过好老师》《好父母会早教》
对于以上几本书中提到的关于家庭教育的一些我本人非常认同的观点摘要整理如下:
1.家庭是生命的摇篮,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老师。这两个「第一」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所以,爸妈教育方法的得当,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发展,身心健康是终身用之不竭的力量。家庭教育对孩子,主要不是靠「言教」而是靠「身教」。其实,教育孩子的实质在于教育自己。
2.孩子的成长是有共同规律的,但也是千人千面的,教育孩子没有捷径可走,没有懒可以偷。对于一个孩子来说,爷爷奶奶再疼他,他也需要天天看到妈妈,在孩子的情感需求上,没有人可以取代爸妈,另外在启蒙教育上,我想年轻的父母应该会比年老的长辈略胜一筹。
3.如果家长能领悟儿童成长中的每一天、每一种境遇的重要,知道这些境遇会对孩子产生巨大的影响,那么爸妈又带孩子又工作的能力和方法自然就有了。爸妈如果把养育孩子的责任推出去,这种教养方式对儿童的损害不会立即呈现,但会成为日后影响他生命质量的一个病灶,同时也给整个家庭带来好多麻烦。
4.想做一件事总有理由,不想做一件事尽是借口。既然决定要孩子,就要对孩子负责、用心,把和孩子相处当做一件非常重要的工作来认真对待。不要把孩子轻易送回老家,让老人或亲戚帮着带。要尽量想办法把孩子留在自己身边,最好能天天见到孩子。有实际困难,应该由家长去克服,不要让孩子来扛。即使你和孩子生活在一起,也要注意,不要心里只装着工作和社交,仅仅拿出所剩无几的精力和时间的边角料来分配给孩子。不要对孩子的需求漫不经心,要认真对待和孩子相处这回事。我们创造了一个孩子,不仅有责任让他长大,而且有责任让他幸福。
5.婴幼儿是有思想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喜怒哀乐、成长中的每一种境遇,都会在孩子那里留下深刻的印象。家长在孩子婴幼儿时期多付出一些辛苦,往往有四两拨千斤的功效。这个「付出」是天下最划算的「投资」。如果把这件事做反了,在孩子小时候不注意,不把教育孩子当回事,到孩子长大了,不知会有多少麻烦。有谁能把一张乱涂乱画的纸擦干净呢?
6.现代家庭教育中一个很大的问题是,父母可以为孩子付出生命,却不肯为孩子付出时间和心思。对孩子出现的一些不好的言行苗头,家长要和风细雨似的及时给孩子纠正,孩子意识到了,就会很快改正的。生活中处处有学问,家长要善于抓住各种机会对孩子实施即时教育。
7.宝宝犯点自作聪明的小错误是大可原谅的,大人可不能不分青红皂白地训斥孩子一顿。无论孩子做了什么,都要先考虑他的「动机」。有的时候,孩子做出来的事,我们认为是错的,其实孩子有自己的想法,如果我们用孩子的眼光来看待问题,或者是了解了他这样做的目的,可能就不会觉得他做的是错事了。用培养的思路来解决问题,不去控制孩子的身体动作,而是想办法引导她的心。
8.劝告忙于工作的爸妈,不要因为忙于工作而忽视了对孩子的培养教育,要尽量做到工作孩子两不误。不要忘记,构筑一个幸福的家庭,培养一个好的孩子也是你事业的一部分,不论今生今世获得什么样的地位、荣誉和财富,培养不好孩子,你的人生也是残缺的、失败的人生。
9.生活就是教育,教育蕴于点滴之中,启蒙教育更是如此。所以,无论你是轰轰烈烈的一代天骄,还是默默无闻的凡夫俗子,你都是孩子的启蒙之师,你是谁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让你的孩子是谁。很多「一代天骄」都是「凡夫俗子」教育而成的。
10.孩子从婴儿期步入幼儿期,随着年龄的增长,终将由家庭这个小环境步入大社会,接触家庭外的人群、事物。社会中那些真善美、假恶丑不时地进入孩子的视野,大人采取隔离手法是行不通的,因为家庭中的电视、互联网也会从不同角度不断地反映着当今社会的现实,影响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儿童特别是幼儿缺乏理性的辨别是非能力,但有着比成人敏锐的感受能力。
11.玩和学习真的就是对立的吗?其实不然,玩和学习是统一的,有益的玩就是学习,而科学的学习就是玩;玩可以促进学习,而游戏化的学习可以让学习变得轻松愉悦。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玩耍不可缺少。所以,不仅要让孩子快乐的玩,而且要从家里玩到外面更广阔的世界去。
12.家长在管理孩子时,一定要小心,不要站到教育的对立面去。遇到每一件具体的事情都扪心自问一下:我是在教育孩子,还是在操纵孩子?被操纵的孩子不由自主地把心思用于反操纵上,他会渐渐变得毫不在乎大人的话,堕落,并且丧失理性和自爱之心。不要总以「动机是好的」为借口,在教育上,我们永远要追求「好的结果」。这个好结果,不是管出了听话的孩子,不是考出了一百分,而是孩子真正健康又快乐地成长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