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丽江蓼

粗略的育儿实例论文读育儿类书籍无条件养育

发表于:2024-09-10 12:07:06 来源:蜜蜂资讯

书终于看完了,我一直在想这类书该如何定位它的类型,不是学术论文但有新观点、论据且很难读,又是外文的译本,又属于家庭教育和心理学类的“偏激”读物,也很难完全把它当做社科类书籍。总之,它很难啃,文字有点干涩,最近类似书我读了好几本,我今天终于想明白了,他像一本“教材”。

​没错,他就是一本父母育儿方法论的“教材”,教育我们孩子父母一种称之为“无条件教养”的西方科学儿童养育方式。相比于传统、严肃地东方儒文化圈的养育观念,确实大相径庭,新观念很有冲击力。我们是“敬上”,他们是“畏下”。

​本书观点很新颖,研究论证也很充分,尽管观念不一定相仿,但艰难的啃完,不论你口头承不承认,或是心里复不复习,行为上你都会跟着这套方式去做。很多论点让人折服,很多论据、案例和行动指导,都源自于现实生活,都可以模仿应用。

​看完,我们相信孩子和我们自己,应该是要平等看待的,他们不是我们的附属品,他们都是独立存在的个体,有自己的独立意识能力,他们仅仅是小时候需要得到生存照顾和技能养育。我们不能因为一个若于自己的人,向我们寻求帮助和暂时的依附,就可以对他们为所欲为,他们也是自然独立的个体,同样需要获得大人们的尊重。

​只有能接纳平等为基础,才能预备好开展“无条件养育”的心理环境。难的是我们并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都是我们的爱护、养育,往往是附加有条件的,这些我们要自己意识到,并且尽最大力气去抛掉。

​传统教育理念下,我们总习惯以孩子是否“听话”为标准(或条件)来评判孩子。可孩子也是有自己独立思想的,我们总是强迫孩子去迎合大人的观念,大人的理解,以及各种成年人的视角来看待问题,和做出相应正确的“行为”。若是做不到,我们还常常对孩子施加自己的意志、威胁,甚至打骂。直到有一天他们意识到,他不用靠自己思考和探索,只需要完全听大人们的,就能被认定为“听话的好孩子”,获得大人们更多的关注和认可。那么,他们将会丢失自己本身的人格特性、思考能力和独立性。

​“这些都是能放下产生效果的,却都是短视的。”

​我们知道抚养一个孩子是非常需要耐心的,尤其是要建立在长期目标培养优化上。则将要付出更大的努力,而“无条件养育”,还是里面最难的一项,尽管他可能是培养孩子完善、健全人格的较优方式。

​这本书看了三四天,第一天我就比较震撼,第二天就在琢磨着怎么改变,第三天在家庭做工作(尤其是辅导老婆),第四天我们开展小范围实施。正如书中讲的,实施无条件教养,最难的时候,就是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还没学会怎么放手,就要面对按以往方式认知的,最不想接受的问题,那么又如何能轻易忍得住呢?

​比如,最近孩子早上晚上都哭哭啼啼的,我们感觉这也是一种伤害。可你刚开始放手,晚上照样拖拖拉拉,甚至该搞的卫生都不想做了;早上不催起床,不强制时间点出门,他们可以睡到迟到时间还不起床,起床了还不着急去学校,直说自己去晚了害羞,拖到十点钟还不主动出门。请问,这该如何忍,如果不忍,那不是白做了!

​于是,今天早上九点多我拖着老婆出去吃早餐。你只要在家里,就会看着着急,总会忍不住去说。比如,这么晚了你怎么自己还不着急去学校?不过,这是大人思维。

​小孩思维是,能多睡点懒觉比不早起确实舒服多了;我吃饭了,我不好意思去学校,我有畏惧,我怎么可能会优先记着想去学校呢?我肯定是先拖拉,自己做好心里防御。

​无条件养育,就是我们要尊重她个体的心理和心情变化,而不是她的“行为”。要让小孩明白,即使你今天迟到,我们也是爱你的,并不会应用你迟到,我们就要以此作为“条件”不爱你,要惩罚你,或者恐吓、吓唬你。

​这些其实都挺难的!只是被尊重长大的小孩,以后才更倾向于选择合作,而不是传统的被迫“听话”。这种,一旦自己生存独立了,或者青春期意识独立了,就会有很大的反抗力量,从而习惯拒绝与大人,或者周边合作。

​事实上,作者告诉我们,尽管理论和方法,看起来“偏激”。但在实际上,我们总是在“有条件”和“无条件”中切换,没有谁一开始改变,就能很彻底,就能做到很完美。

​尽管改变很难完美,但只要开始在变,就意味着进步。进步无论何时来,它永远都不会晚。

#育儿阅读分享# #育儿读书笔记# #宝妈读书分享# #育儿笔记·绘本# #育儿书单1w# #育儿经典书籍#

网站优化必备交换友链的技巧

seo优化网站中的必备元素有哪些

网站未备案对优化有着什么样的影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