寺庙养猫狗捐献和尚不念经书居然养起猫狗2
在人们的印象中,寺庙一般是比较神圣的地方,那里有威严的铜像,虔诚的僧侣,所以几乎也不会允许人们带猫猫狗狗等动物进入。
不过,在距离上海市区约50公里远的一座寺庙里,居然住着许许多多的狗狗,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原来,在这座寺庙里面有一位非常热爱小动物的和尚。因为不忍流浪猫流浪狗居无定所,忍冻挨饿,于是便决定把这些流浪动物全部带进了寺庙中,27年来他累计救了约5500只流浪猫狗。不过这个暖心的故事,还得从一幕伤心的画面开始说起。
这位和尚便是奉贤报恩寺的住持,名字叫做智祥。虽然这间寺庙没有别的寺庙那么庄严和豪华,也没有阵阵不断的诵经声,寺庙整体甚至还略显斑驳老旧。
记得那还是在1993年的秋季,智祥住持开车经过高架桥时,看到了一只似乎被压断腿的小猫。它根本无法行走,身上也满是伤痕。虽然这个画面让人感到非常的心疼,但是智祥也只能是无奈的把车开回了寺庙,无能为力。
不过,回到寺庙后,智祥越想越觉得内心实在过意不去。虽然不是自己造成的伤害,但他从此下定决心,只要遇到类似的情况,就一定要竭尽全力帮助它们。
从那以后,智祥住持就一直坚持喂养寺庙附近的流浪猫狗们。很快,他的“事迹”就在网络上传播开来,许多网友都为智祥点赞。
不过,让智祥住持万万没想到的,甚至非常生气的是,他的行为在网络上火起来,并没有给他带来任何的善心捐款,反而带来一堆弃养宠物的人!附近人纷纷把年老体衰或许是嗷嗷待哺的小动物带到这里来,甚至还理直气壮地对智祥说“你有啥不高兴的!你这里不是本来就收猫狗吗?”
智祥住持强调道:“你知道什么叫收吗?别人不要的那才叫收,就像收垃圾废品一样,我只是救助猫猫狗狗,不能叫做收,它们也有生命,也是有尊严的,不应该如此对待它们。”
随着救援的动物数量越来越多,必须做好它们的管理工作才能保证所有小动物们的健康。于是乎,他根据动物的品种、健康状况等将它们分开,并且联系宠物医院给这些可怜的小动物们做绝育手术,要知道这对宠物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动物保护观念,绝育除了可以帮助宠物们稳定个性,还能避免相关疾病问题地发生。
毫无疑问,照顾这么多的流浪猫狗,粮食是一个非常严峻的问题。要知道,每个月报恩寺的流浪猫狗们要吃掉近3.5万公斤的口粮,其中一部分来自厂商捐赠、特价产品或民众捐款,可剩下的费用仍是智祥住持付。
最近冬天到了,还好有善心人士捐了不少被子来让流浪动物们过冬。不过场地、医疗费与工作人员的费用仍是由智祥住持买单,因此救流浪动物几乎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
花费巨大不说,为了照顾这5500只流浪猫狗,智祥每天早上4点就要起床,不停照顾它们直到夜里11点,可以说没有什么休息时间,甚至连念经的时间都没有。是不是听上去给人感觉很“不务正业”呀?
虽然如此辛苦,智祥仍开玩笑地说“早上的时间不够可以跟晚上借,体力不够可以跟未来借,手不够多可以跟千手观音借嘛。”
虽然庙里的领养率一直都非常低,所以在早先只要有人想领养,智祥住持都会开心地把猫狗送出去。不过后来慢慢发现,大家似乎只领养奶狗或奶猫,还有一些品相不错的。那些长的丑,又年老的猫狗永远都没人领养,就连已经被领养的动物们,也有不少走失或丢掉生命的,甚至还有人领养后又丢了回来的。
智祥住持对此非常生气,认为如果自己能照顾这些猫狗安稳度日,它们却无法在外面存活,就变成了另外一种悲剧。后来对于领养条件也变得非常严格,即使肩负金钱压力,他仍坚持不愿毛孩子在不适合的饲主家度过余生。
他坚持领养一定要符合三个条件,第一,要领证,必须登记狗主,并记录疫苗施打状况等;第二,按时驱虫;第三,绝育。可能还有些许主人认为绝育对宠物来说不公平,不过为了它们的健康和不断繁殖,这项规定也是应该考虑的。
为了让动物们有更好的环境,智祥住持还不惜将猫猫狗狗们送到动物保护法规相对完善的国家,例如德国,当地有严苛的饲主规则。另外,他也让其中一些狗狗训练成警犬或军犬,让它们发挥最大价值。不过绝大多数狗狗还是只能留在当地度过余生。
智祥表示依然会一如既往的帮助流浪猫狗们,虽然不能让它们在这里过上多优越的生活,至少能确保它们能不挨饿、不受冻。就像他自己常说的那样“大半人生之路已经走完,虚度光阴毫无建树,余生已无大计,惟愿行点小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