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栖里养狗多吗吗天猫双11新零售怎么玩学
热点报道 第2篇
责编:晴朗
字数:3288 阅读时间:5分钟
鲜辣热点·创业前沿
十年之前,2009年11月11日,光棍节当天,淘宝发起了第一次双11促销活动,可以说是典型的借势营销。
虽然当时并不被看好,但销售额从第一年的5200万,到第九年的1682亿,阿里双11的交易额每年都在呈现指数级增长。
十年之后,提到双11,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购物狂欢节,半价销售、打折促销、买买买,早早做好准备“剁手”,反而“光棍节”的原意逐渐被淡化了。
据媒体报道,今年天猫内部放出消息,力求双11GMV(全网成交额)达到2000亿元人民币。
今年是双11购物狂欢节的第十年,阿里巴巴宣布天猫双11启动,主题为“精彩,才刚刚开始”,致力于构建未来消费体验蓝图,全面升级用户消费体感,主打新零售。
阿里巴巴 CEO 张勇也首次提出阿里数字经济体的概念。
阿里数字经济体,就是阿里商业、金融、物流、商品、阿里云力量的全方面爆发和呈现。
在这个概念之下,今年的双11将会全面席卷线下400多座城市,包括12座极致的新零售之城。
那么何谓新零售?作为商家如何在天猫双11新零售期间实现销售额增长呢?
PART 1
新零售:线上融合线下场景营销
马云说:“未来的十年、二十年,没有电子商务这一说,只有新零售。”
在2016年10月的阿里云栖大会上,马云第一次提出了新零售。
我们从行商到坐商,再从坐商到网商,现在即将从网商再回到电商,那么这些变化是一个轮回还是螺旋式的前进?新零售不是变革,而是一个新时代的来临。
电商不会消亡,就像是在电商爆发占领市场的时候,传统商业也没有消亡一样。
电商已经发展了这么多年,势头强劲,不仅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更是创造了一个只属于电商的狂欢假日,“双十一”的成功也证明了电商实力的强大。
从电商诞生的那天开始,它的弊端就一直很明显,网上的消费是摸不到体验不到的,用户不能进行实际的模拟购买,体验很差。
消费者的观念已经随着消费能力有了大幅的提升,网商购物的低价优势已经不足以成为电商发展的有力支撑,消费者更加注重消费的体验和产品的质量,所以就算生存艰难,线下商铺也依旧在在自己的领域中坚强生长,没有倒下。
电商拥有最好的数据分析,从消费者的浏览喜好,点击的类型,喜欢的颜色,在每一个页面上停留的时间,以及过往购买的商品中能够快速的分析出该用户的信息,比如从穿衣的风格和搜索的范围可以判断她的年纪和性别,化不化妆,家里有没有老人或者小孩,有没有养狗,喜欢中式还是西餐,偏好于质量还是风格,都可以用大数据来给消费者画像。
线上的流量很大,但是流量是有天花板的,当电脑,移动设备普及范围渗透到了每个角落的时候,流量就很难再增长了,而这些流量被电商巨头瓜分,已经很难再扩展自己的势力。
虽然可以稳定,但是无法前进,于是,想要开源,在流量难以增长的时候,他们就需要把手伸到线下。
马云把他的大数据带到线下,线下和线上的结合,体验和数据的结合,门店和网商的结合,就是新零售。
天猫总裁靖捷对新零售的要义做了解读,即是需要通过改变消费体验,全面释放消费者原本就有的消费能力。
从11月1日开始,在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南京、苏州、天津、武汉、西安作为12座极致新零售之城为核心代表的100个重点商圈,20万门店,400个城市,消费者将会享受到更加极致的新零售消费体验。
“消费者的任何一丝隐忧,都是增长的机会。获得增长,就是通过不断移除消费者不必要的消费障碍。”靖捷说。
因为今年的双11,阿里数字经济体首次集结,将通过调动金融、物流、阿里云的力量,全面升级阿里乃至整个中国商业的力量。
PART 2
为何今年主推线下的场景营销
如今的双11已经不仅是一场纯粹的线上促销。
面对线上零售市场的增速放缓,电商巨头们纷纷将目光汇聚到线下,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场景购物体验。
今年的双11期间,阿里巴巴旗下的淘宝、天猫、闲鱼、飞猪、优酷、虾米音乐等应用,和盒马、口碑、饿了么等线下消费场景,以及银泰商场、居然之家、大润发等卖场都全面参与。这意味着,衣食住行吃喝玩乐的方方面面,都能享受到双11的优惠和乐趣。
届时来自全球的18万个品牌商家与遍布线下各城市的20万家天猫智慧门店,近50万超级导购,12座城市100个重点商圈都将参与天猫双11,多业态联合提升服务,几乎涵盖了人们日常消费的所有品牌。
全国近600家新零售改造卖场和商超将全线加入天猫双11,包括近100家盒马鲜生门店,以及470余家通过淘鲜达改造的连锁商超,将在400个城市,800多个县,200多个国家,引起大规模双11协调效应。
由此可见,天猫双11今年主推线下的场景营销的力度之大,这是为何呢?
80%的社会零售总额来自线下
靖捷说,“线上即使发展的再快,过去十年也只占了整个中国社会零售总额的20%不到。还有80%的存在是因为消费者在线下的确有体验,可这个体验原来是受制于时间和空间的,而今天新零售无论是导购还是消费者对于信息的获取不再受制于时间和空间。7×24小时不打烊,已经成为线下很多门店的标配。”
折扣低价不再是唯一吸引消费者的方式
靖捷说,“ 如果大家都卖一样的产品,肯定是折扣大的卖得更多。如果折扣带来新用户,并在未来可以继续保留这些用户,则折扣有意义。曾几何时,大家都认为中国市场就是低价竞争。但是低价意味着缺乏面向消费者需求的创新产品。如果它是五年前乃至十年前的品牌和商品,再低的折扣消费者也没有兴趣购买。越来越多的中国消费者有消费力,但没有时间去做出更多让自己安心的购买决策。怎么样能够让消费者不仅仅省钱,已经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要求,还要省时间、省心力、省体力,是今天天猫要做的事情。”
优化升级解决解决消费隐忧
靖捷说,“线下已经成为电商获取增量空间的重要渠道之一,消费者受制于实体商超的地点、经营时间以及品类丰富度等多重因素,在线下选购商品时面临多种阻碍,最终影响着消费者的购物体验和购买决策。然而,当提供即时配送服务逐渐成为常态后,空间与地域限制被打破。当30分钟配送、夜间配送等服务将门店的时间和覆盖范围延展后,消费障碍自然会迎刃而解,线下也就成为增量的渠道。”
比如,打烊问题,用云门店做到7x 24小时不打烊,消除传统实体门店时间和空间的消费障碍;
物流问题,对于不急着到手、大件的、需要体验的商品,可线下体验线上购买,用极速达、菜鸟配送;
金融问题,通过借呗等消费者金融来解决,尤其是对于大件的、贵重的商品。
可见,线上线下打通将减少此前消费者购物时遇到的阻碍,对于电商与传统零售企业来讲,都是流量新增的空间。
PART 3
实现销售额增长需要服务好超级用户
新零售、线上融合线下场景营销等概念落到实处,主要还是为了吸引消费者的购买,实现销售额的增长。
前面天猫总裁靖捷也提到了,需要通过改变消费体验,全面释放消费者原本就有的消费能力,不仅要让消费者省钱,还要让他们省时间、省心力、省体力,这其实讲的就是如何更好的服务好用户。
超级用户思维:服务好已有用户
通常来讲,想要实现增长有2条路:
第一条路是,通过获取新用户,以实现增长。
当然,这条路目前来看门槛高,投入成本极大,中小微企业或商家基本上行不通;
第二条路,是通过维护老客户,留住他们持续消费,创造复购增长。
这里说的老客户,实际上就是“超级用户”的基础。
简单来说,“超级用户”指的就是那些在未来有明确意向持续为产品和服务付费的忠实客户。
流量思维时代,渴望吸引新用户;超级用户时代,服务好已有用户。
全球知名市场调研机构尼尔森的一份研究表明:
“超级用户”的消费力是普通用户的5-10倍,每当它们增加1%,会带来新客户增加10-15%,促进销售增长20%-25%。
也就说, 超级用户不仅自己的消费力高于普通用户,还会带来新客流。
所以说,对想要保持销售额增长的商家来说,维护运营“超级用户”才是最重要的。
如何筛选出超级用户?
也许你会说,我才刚刚创业,我的公司还很小,根本没有超级用户。
其实你错了,再小的企业都有自己的超级用户,只是过去没被重视,没被经营,没被挖掘价值。
只要你的产品被人购买了,这个人就有可能成为超级用户。
商业中有一个基本法则叫二八定律。
把二八定律这个原理应用到用户管理中,就相当于说,一个公司80%的利润来自20%的重要客户。
企业只要筛选出这20%客户,那就应该用80%的精力去服务他们。
超级用户思维,就是提醒你回归到用户价值,谁创造多,谁就享受服务多。
所以,对想要保持销售额增长的商家来说,一定要服务好这20%的超级用户。
(本文部分资料来源于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