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猫可以烧香天台养猫的那些事儿
养猫,起头的其实是我。儿子不过跟着也喜欢罢了。
天台上,原来有一只老猫,邻居的,经典金黄虎纹,因为老,光泽退了些,整天懒懒的,随处躲着。许多年来,安安静静的,或者是被节育了,我没问过。大家都知道天台有只猫,却好像感觉不到它的存在。
直到有一天,邻居搬走了,老猫也走了。渐渐地,事情起了变化,有一种新的生物开始侵入各种空间。瓜被啃了,书被啃了,最可恶的是,随处大小便。
天台上,吵起来了,乱起来了,臭起来了,脏起来了,物质和精神都受着巨大的损失。
是可忍,孰不可忍。天台上的邻居们,展开了灭鼠大作战。粘鼠贴、夹鼠器、诱鼠笼,为了生态,就差用上毒鼠灵了。可以,鼠辈的生存能力、繁殖能力太过惊人了。我们在经过长期疲劳的战斗后,只能看着它们继续横行,嚣张的横行!
大家最后,都一致想起了那只老猫。
或许,还真的,只有猫,才能制服老鼠。
谈起这个话题,大家都觉得有道理,却没有人决心要养,除了我。
养猫,是不经济的。天台的邻居们都是工薪阶层中,比较务实的。
养猫,需要人照顾,没有闲人。家里做家务的,主要是老妈老婆,她们都不想增加负担。
唯一真正在意天台的,是我。天台是我的私家花园、私家书房。没有了天台,要了我半条命。
经济,不是问题,不就是花点钱买猫粮吗,其他方面省点就行了。
照顾,不是问题,因为我并不打算怎么照顾它,只要养活着,在天台上,它是一切自由的。
唯一担忧的是,猫的繁殖能力也是很强的,多了还真怕养不起。老婆提醒,一定要做绝育手术。我答应了。
正好邻居老丈人家有,跟他要了一只过来。
本打算要只小猫的。过来一看,已经豆蔻年华了。想抓去做节育手术,竟被逃脱了。
其实,我心里压根不想做这样残忍的事,逃了正好。它成了天台上的流浪猫。
但我每天照样放好猫粮。它慢慢地从陌生到熟悉,常来光顾。
真的,老鼠少了。后来,竟然撞见几次,它逗弄抓到的老鼠,甚至老鼠的残骸。
大家皆大欢喜。
正期待着岁月静好的日子再度来临的时候,老婆担心的事发生了,猫的肚子一日日大了。天台上并无别的猫,谁搞大了它的肚子,邻居分析,可能是来之前就怀上了。
一则以忧,一则以喜。喜在,我其实挺喜欢猫的,小猫尤其可爱。
小时候,家里总少不了猫,小猫们在饭桌下争食打闹,可爱极了。尤其是中学时养的一只雄猫,威武雄壮,毛色油亮,颇通人性,与我最亲近,常常偎着我怀里睡觉。后来,母亲好像担心被人抓走、毒死,把它用绳子捆住。不久,猫儿渐渐萎靡起来,后来不知为何竟死了,害我伤心欲绝,记得还专门写了一篇记念的文章,认定猫儿是因失去自由抑郁而死,痛恨自己没有坚决制止限制猫儿自由的行为。
如今,小猫儿要来,就来吧。
母猫找了个隐秘的角落生下了猫仔,一胎五只。
随着它们渐渐长大,出来玩,天台上多了生机,多了欢乐。
可惜,好景不长,小猫有的夭亡,有的失踪,后来,连母猫也失踪了。只剩下一公一母两只小猫。
因为邻居们有些也时常给它们投食,它们就游走各处。
只是,小公猫常到我这里来,渐渐熟了。它是一只黑白斑条虎纹的猫,长大了,身形修长,颇好看。与我相熟后,渐渐也可以抱起来,放在怀里睡觉了。有时午后夜晚食茶看书,它在怀里,还真是挺舒服的。
小母猫,胆小点,不时尾随公猫过来吃食,却少出现。
说了许久,还没提起儿子。
其实,儿子和女儿,也天天上天台,对它们爱得不得了,老想摸它们,跟它们玩。可是刚开始不熟,小猫躲得远远的。他们就老是失望地问,为什么呀,只有爸爸可以摸它抱它。
我就教他们,还不熟呀。谁对它最好呀?是爸爸呀。爸爸天天给它们好吃的。
这样,他们就也每天抢着给猫儿喂食。慢慢的,也熟了。当第一次摸到小猫时,甭提多兴奋了。
天长日久,他们也成了朋友一样,天天摸着对着说话。
可惜有一天,公猫又忽然毫无征兆地不见了。我们一家人都怅然若失。儿子女儿不断追问原因。我只能瞎编一些理由,比如他想去更好玩的地方,他想去找妈妈,他迷路了说不定还会回来的之类。楼下有许多野猫,我想它或许发情,追随爱情去了。
公猫终究没有回来。楼下,也没有见过它。愿它安好。
天台上又平静下来,只有小母猫了。
又过了好久,小母猫也终于熟了。可是,她终究还是与我们不够亲近。但对儿子女儿来说,可以摸摸它,观察它,就是很开心的事了。
不久,又迎来一个好消息,小母猫肚子大起来了。这次大家发现,曾有一只大的黑白公猫上来过,可能就一两次,效率很高。
有了上次的经验,大家淡定了许多。生了许多,最终留下的也不多。
我专门为她搭了个窝,放在天台的床榻下。
她也赏脸,真的在里面,诞下三个宝宝。
一家人欢呼雀跃,儿子女儿惊呼的视频,传上了朋友圈。
每天拉出来看几次,甚至拎起来放手里玩。
一天夜里,我正坐在榻上写字,竟听到小猫尖厉的叫声。我没在意。
第二天,我照例想拉猫宝宝们出来看。可是,惊人的一幕出现,猫儿们不动了,有两只口上还带血,我确认,它们死了。压在下面的一只,原本最弱的,还弱弱地扭动着身躯,还活着。
我赶紧把猫儿们掩埋在大花盆里,生怕儿子女儿看见这可怕的场景。
后来,他们找不到小猫,我说被老鼠叼走了。
而幸存的小猫,很快又失踪了。第二天,我好像发现了它的残骸!又赶紧掩埋了。
这是怎么回事???我也惊呆了,凶手是谁?
我不敢相信,但我第一直觉,是母猫。虎毒不食子。大家不愿相信。
我立即上网查,真的找到相关的说法。这种情况发生在第一胎的母猫身上较多,可能因为母性还未被激发,加之生产过程太过痛苦,她会视小猫为怪物而伤之。其次是,母猫为保证较强的存活,会咬死或吃掉较弱的。再其次是,环境让其不安,情绪失常,特别是人类打扰,甚至玩弄小猫,使其辨别不出猫的体味,认为怪物而伤之。
对比三种情况,第一种,小猫已经出生多日,不太像;第二种,先夭亡的是强的,也不像;第三种,正符合我们一家子的所作所为。
真相如此残酷,我只能委婉地告诉儿子女儿,大概我们打搅宝宝太多,也伤害到他们了。
女儿还不太懂,儿子倒是特别伤心起来。
他竟然专门为小猫宝宝们焚香祭奠。因为,我跟他解释过,人为什么要祭拜祖先神灵,如何祭拜祖先神灵。他竟记住了,用在了小猫身上。
他把我平时点熏香的小插瓶,摆在埋小猫的花盆前,点上香,又把花园中各式小花摘了,也插在瓶里,然后,把新买的猫粮摆在前面,双手合十,跪在地上,嘴里念念有词。忽又转头问我,该说些什么呢?我说,就祝小猫宝宝在天堂不再有伤痛,过得开开心心吧。
之后,隔三差五,一想起小猫,他都要来一次祭拜仪式,庄重认真的。
今年清明节,祭拜祖先时,他竟也没忘了要加上小猫,让人哭笑不得。
好在,最近,母猫又生了五个宝宝。这次我千叮咛万嘱咐,不能碰它们。他们忍住了,只偷偷看了几回。虽然母猫又迁走了宝宝,但至少,宝宝已经健康长大,可以出来玩了。
儿子女儿每天多了件开心的事,就是在那里又发现可爱的猫宝宝了。
养猫,初衷是抓老鼠。但是,后来发现,其实是猫的灵动可爱,吸引着我们。
后来,渐渐忘了老鼠,只记得最大的收获是,激发了儿子女儿的爱心,爱小动物,珍惜这份与小动物的纯真感情。他们长大后,或许也会像我一样,回想小时候养过的猫,满心的温暖和感动吧。
这就是所谓的得鱼忘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