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铁菱刚

威海哪里有养狗基地吗威海4位村社区书记代

发表于:2024-11-14 18:17:49 来源:蜜蜂资讯

连宁燕 威海报道

4月29日上午,威海市政府新闻办举行“大抓经济、大抓基层、大抓落实”典型代表记者见面会村(社区)书记专场,环翠区鲸园街道戚谷疃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贺冬梅,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于海峰,乳山市南黄镇冷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冷青林,经区皇冠街道万象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赵相民,围绕“扎根基层 服务百姓”与记者见面交流。

贺冬梅

我叫贺冬梅,现担任环翠区鲸园街道戚谷疃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今年是我干社区工作的第14个年头,也是我当戚谷疃社区书记的第6个年头。我们社区是从前的码头和北山两个社区合并成的,从社区合并初期的人员架构调整,到率先探索“居站分离”让社区服务突破场所限制,再到探索老旧小区改造治理新方式,社区党委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引领作用,坚持党群合力、共议共治、共建共享,把无人管理、问题频发的老旧小区,打造成了秩序井然的智能化绿色小区,获得了社区居民的肯定。

2024年,我有幸获得了省担当作为好书记、市社会治理工作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有人说,这是你为居民服务的成果,但是我觉得,这更是激励我监督我的一双眼睛,我今后将不断扎实做好老旧小区改造的后半篇文章,将小区打造的更“谊居”,让老居民也能享受新生活。

于海峰

我叫于海峰,是文登区米山镇西铺头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是1998年9月在镇党委的动员下回村任职的,到现在已经干了20多年。这些年,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指导下,在全村党员群众的共同奋斗下,我们村从之前的负债累累,发展到现在有了比较稳定可观的经济收入,老百姓在村里住上了楼房,在家门口就能上班、出门就能看到山清水秀,日子越过越红火,我个人也很荣幸获得了“山东省担当作为好书记”“齐鲁乡村之星”等称号。作为一名村党支部书记,我将继续团结“两委”班子,筑牢支部堡垒,坚持以产业振兴为龙头,以人才振兴为引擎,以组织振兴为保障,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带领村民走好致富路。

冷青林

我叫冷青林,现任乳山市南黄镇冷家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我是一名90后退役军人,曾参加过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在灾后重建过程中,我看到灾区人民从灾后满脸的悲伤愁容,到新家园建成后满脸的幸福与快乐,就联想到生我养我的家乡,当时就有了回报家乡、奉献家乡的想法。我2012年底退伍后,2013年回村担任了会计,2021年5月村“两委”换届当选为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冷家村不靠城、不靠海,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也是曾经的省级贫困村。我们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后,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帮助下,全村党员、群众齐心协力,通过发展产业、回引人才等系列措施,将一个依靠上级帮扶、年收入不足10万元的村,逐步发展成拥有黑玉米、黑土豆、黑小麦等特色产业,集体经济收入突破50万元的示范村,2022年获评威海市“红色引擎”党建示范点。目前我们正在打造芦丁鸡养殖基地,诚邀各界人士来乳山市南黄镇冷家村做客,我们冷家村“不冷”。

赵相民

我叫赵相民,是威海经开区皇冠街道万象城社区党委书记、居委会主任。我所在的万象城社区常住居民户数2868户,有韩国、英国等常住和流动外籍居民近300人,有汉族、朝鲜族等10个民族成分居民就住,周边在营小微企业和商户410家,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国际化商居聚合社区。从2020年担任社区书记以来,我和社区“两委”一班人紧紧围绕为民服务的宗旨目标,全身心投入到社区建设中,打造了“海生万象 和谐之城”的党建服务品牌,建立了网格治理、多方联动、居民自治等三大机制,社区先后被评为威海市“红色引擎”党建示范点、威海市精致幸福社区、威海市儿童友好城市优秀创建单位、全省基层治理社区(村)级实验点等。个人荣获山东省“最美基层妇联人”称号。今后我会更加坚定地履行好工作职责,以“为民、安民、乐民”为着力点,用心用情为社区居民做好服务,不断提高居民满意度。

分享一件与群众百姓打交道中最难忘的事:

贺冬梅:在老旧小区改造过程中,居民提出大量个性化需求,很多问题是我们社区层面解决不了的,街道成立了由职能科室、社区书记、专职网格员组成的临时小组,推选6名居民代表作为义务监督员全程跟踪监督,第一时间反映和解决改造现场和微信群提出的问题,共同推进改造工作。改造过程中有这样一件事让我印象很深。根据前期征求居民意见,需要清理部分居民自种的果树,改建小游园。当时有个果树最多的大叔说什么也不同意,情绪很激动,工作人员去一次骂一次,虽然心里有委屈,但是我们没有退缩和放弃,又找一栋楼的党员、居民一起,前前后后14次上门晓之以理做工作,耐心详细、不厌其烦地跟大叔讲规划、看效果图、分析利弊,最后大叔发现移走果树、规划游园会给小区整体环境和居民生活带来极大改善,终于同意了改造方案,配合社区清理了自己几十棵无花果树。最后改造的效果也让大叔看到了社区的说到做到的诚信,现在大叔见到我们特别热情,还叫我们去他家吃饺子,我们也通过此次改造收获了一大批社区的粉丝。其实解决一个大问题,对我们社区工作者自身也是一个成长过程,大家一起流过泪、流过汗,看到了老旧小区一天天变得更好,就像一株小苗经过精心照料慢慢长大、焕然一新,心里那点滴委屈也都汇聚成满满的自豪。

于海峰:最让我难忘的就是我们西铺头村东方栗景田园综合体项目从无到有这段发展经历。2005年旧村改造后,村民居住条件得到改善,但村集体收入主要靠土地、厂房租赁,缺少产业支撑。为了找到好的发展项目,我们村班子主动研究上级关于农村发展的政策文件,借助文登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和米山镇打造休闲农业特色小镇的有利契机,结合我们村靠城守路、依山傍水的区位和生态优势,在区镇两级的指导下,初步拟定了打造农业生态园区的发展思路。之后,我们邀请区农业局领导和农业专家进行了可行性分析论证,最终确定了打造东方栗景田园综合体项目。产业项目确定之后,如何推动落地也是一道难题。我们村班子成员的文化水平都不高,对于项目建设没有什么经验和思路,加上部分村民不理解,认为花这么多钱干不熟悉的事风险太大,万一赔了又要回头过穷日子,这导致综合体项目几近搁浅。但村子要长远发展,不能坐吃山空,必须有产业支撑,为了推动项目落地,我们组织党员和村民代表到北京、南京等地去看成功案例,每看完一个地方,就座谈讨论、分享考察心得,最终统一了大家的思想。为了作出系统全面的规划设计,我们多方打听,联系到了同济大学专家团队,帮我们规划了占地5500亩的东方栗景田园综合体。我们村能有现在的发展,主要是有综合体的带动,这离不开当初选择项目时的坚持,也离不开各级给予的帮助,我们村班子也一定会再接再厉,把村子建设的更好。

冷青林:让我比较难忘的一件事是2021年5月任职后,我领着村干部进行第一轮全村大走访,当时走访到一位83岁独居老人,正是做午饭的时间,我掀开她的锅盖,看到里边是一个反复加热、发黄变硬的馒头和一碗臭虾酱,当时我还以为是老人生活困难,子女不孝顺,询问后才知道,其实老人的子女很孝顺、生活也不错,但因为工作等原因,不能经常回家看望老人,老人过惯了苦日子,不舍得浪费,一个人也懒得做饭,所以就反复吃剩菜剩饭。看到这些,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当时就下决心要优先解决村里老人“一餐热饭”的问题。2021年6月,我们召开全体村民会议,就建设暖心食堂征求大家的意见,从钱从哪里来,钱归谁管,做饭的人从哪里来,到后续可持续运营,向大家公布了详细的方案。2021年7月1日,我们村党支部领办的暖心食堂正式营业,大家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全村94%的住户捐款捐物,66名群众报名暖心食堂志愿者。正是从暖心食堂开始,我们找到了党建引领村级治理的“金钥匙”,依托信用体系建设实行积分管理,将积分与环境整治、违建拆除、土地流转等村级事务联结,“一户一档”建立村民信用积分档案,制定正负面清单,还开发了“信用农机、暖心工具坊”等7个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应用场景,鼓励党员群众以行动换积分,以积分换奖励、换服务,累计节约村集体支出费用近8万元,群众参与村级治理主动性明显增强,现在我们志愿者队伍已经扩充到98人,累计开展志愿服务1300余次,暖心食堂35名老人就餐,年花销不到1万元,群众满意度、幸福感显著提升。

赵相民:像这样一个多民族国际化商居聚合社区,居民成分杂、需求多、治理难度大,只靠几名社区工作人员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充分发挥社区党委的引领作用,建立了“社区合伙人”工作机制,积极挖掘居民志愿者、物业管家、报到党员中的骨干力量,成立了由13人组成的“万象通”矛盾调解队,队长是一名公安退休的老干部担任,副队长是由社区干部担任,组员主要是在册律师党员、社区居民骨干、社区警务室民警。调解队成立以来,协助社区解决了广场舞噪音扰民、不文明养狗等邻里矛盾30余起。我印象最深刻的一次,那天正下着大雨,居民微信群里突然“炸了锅”,到现场一看,原来是楼上和楼下的居民因为争夺楼道里晾衣服的空间恶语相向,随时都有大打出手的苗头。这个时候,我们的调解队队长正在高区办事,他主动冒雨赶了回来,鞋子和裤脚全部湿透了,和社区干部们一起成功化解了矛盾。事后当事人心里还是有疙瘩,再次找到了社区,调解队队长和社区工作人员多次进行心理疏导,最终把当事人的心结彻底打开了。这件事让我很受感动,也激励着我做好社区工作,服务好每一位居民。

生物化工

大众文艺杂志官网

时代报告官网

中国战略新兴产业

造纸装备及材料杂志

雨露风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