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养猫养狗宠物依赖症正在侵袭城市养宠物
#关注精神健康#
如今,在城市里,在我们身边,养宠物的人真是越来越多。小区里,街道上,公园里,猫猫狗狗数不胜数。
有些人养宠物是因为小动物可爱,而很多人养宠物据说是为了派遣寂寞,因为宠物不但可以帮助主人放松心情,还会降低主人的孤独感。
饲主也会在宠物身上倾注深厚感情。
在嘈杂且寂寞的城市里,选择向宠物来倾诉自己内心深处的苦闷,或通过拥抱抚摸宠物来排解烦恼,更成为许多女性朋友的首选。
可是,当你将沉甸甸的爱寄托在宠物身上,你就很容易失去理智,一旦失去宠物,则很容易患上“宠物依赖症状”。
“宠物依赖症”是如何产生的呢?
专家说,这种心理疾病常常与个人的性格、经历和素质息息相关。
如孤独、自闭、任性、控制欲强的性格缺陷者就是该类心理疾病的高发人群。
生活空间比较狭窄、工作压力大目前已经成城市居民的普遍现象。
更别说那些子女不在身边精神空虚寂寞冷的空巢老人了。
一旦失去宠物,人们普遍会出现诸如抑郁、难过、哭泣甚至烦躁绝食等现象,专家说,这已经发展为一种心理疾病。
若症状严重,甚至会导致各种精神障碍,降低人际沟通等能力。
有些人离开了宠物焦虑、忧郁严重起来,甚至有自杀的念头。
因为这些人会把宠物当成自己的孩子,有些没有孩子的家庭会选择饲养宠物来替代孩子作为夫妻之间联系感情的纽带。
这样的家庭是把对孩子的喜爱,通过饲养宠物的方式释放出来,避免了养儿育女的麻烦,也满足了心理需求。
“从前的宠物依赖,一般都是指老人们通过饲养宠物填补儿女不在身边的寂寞,如今,养宠不再是(空巢)老人的爱好,甚至一些小年轻的也将宠物当做孩子来养,尤其是丁克族。还有些人选择丁克是担心自己养不好孩子,有的认为养孩子成本高,不如养宠物省心。他们为自己的宠物提供优厚的生活待遇,并把宠物视为自己的精神寄托。”专家说。
“我们前面说了养宠物不好的一面,但也不能全盘否认,养宠物在一定程度上是有好处的,可以帮助人们缓解精神压力,带来快乐,对人的身心健康有积极的影响。譬如养猫可以治疗抑郁症,养鸟可以治疗神经官能症,养鱼可以治疗紧张型强迫综合症,养狗可对老年人的精神疾病如抑郁、老年痴呆症等有一定的帮助。”
尤其是特别容易精神紧张的人,与宠物玩耍时,往往会无意识地进入宠辱皆忘的境界,内心压力会大为减轻。
有生命有灵性而且蠢萌可爱的宠物就是有这种魔力,它可以使人在面对它的时候忘却一切烦恼。
甚至有些男人也特别喜欢养宠物。别看长得五大三粗,不善言辞,一提到他爱犬或爱猫,眼睛中就会充满动人的柔情。甚至会因此滔滔不绝的跟你分享养宠物的心得。
有人说,世上有两件事物不能直视,一个是太阳,一个就是人心。
因为人心善变。你永远不知道明天和背叛那个来的更早。在社会上混,就会遇到形形色色的人,背叛、猜忌和狡诈,种种,所以我们很需要忠诚、信任和平和的友谊和感情。
尽管猫猫狗狗们不能跟我们通语言,但有时可以通过日常饲养的感情,来增加依赖性。宠物会让饲养者体会到被依恋的感觉。与宠物相伴,与它们交流,能获得独特的乐趣与满足。
不过,过犹不及。
走廊里骚臭的气味导致邻里失和,街道上动物的粪便让行人恶心不已,医院里被宠物挠伤打狂犬疫苗的络绎不绝,“宠物”已经干扰我们的情感空间,“宠物依赖症”更是在不知不觉间侵蚀了我们的幸福生活。
如何减轻或避免“宠物依赖症”?
美小护的建议是,城市人还是尽量不要养宠物。
城市人群密度大,人类自身生活空间就狭小,再让宠物也生活在其中,对人对宠物都不是好事。
若是平时在日常中遇上伤心沮丧的时候,不如就给朋友打个电话吧,当然也可以到头条号来写点文章,来悟空问答提出问题。
在现实社会里,人与人之间难免有各种摩擦,这个时候,不要立刻在头脑中把他们和宠物对比,友谊都是互相付出的,总是想单方面的获得是不成熟表现。
已经患有“宠物依赖症”的人群,可以通过参加一些轻松的培训课程:比如绘画、甜点制作、园艺,来转移注意力,增添生活乐趣,还可以就此多结识一些兴趣相同的朋友。
千万不要因为养宠物就一再的逃避社会,甚至取消自己的出差、探亲和度假等活动。
就算是最理想的宠主,也要过自己的独立生活。
宠物们的确经常会让宠主们以为自己是它们的上帝。
但是这只是个想象。
不说宠物是否真的有智慧通人性,单从彼此相伴的时限看,宠物的寿命一般都比人类短很多。宠主们可以将爱宠的寿命折算成人类的生命周期(幼年、青少年、成年、中老年),以提醒自己不要忘记去逐渐适应,并且接受它们有一天终要离开的客观事实。这样有利于失去宠物之后,理智面对,平缓焦虑,避免或减轻“宠物依赖症”发生。
美小护建议:宠主们可以把小宝贝委托给同样喜欢动物的乡下朋友,或者像开家庭农场一样,在山清水秀的地方,有人投资建宠物寄养基地,宠主可以利用假期之类的休息时间,离开城市,跟宠物一起游走奔跑在山山水水间,做一个风一样的女子,做一个侠客一样的“赏金”猎人。这样,对宠物好,对宠主也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