蜜蜂资讯

当前位置: 主页 >> 资讯 >> 丽江蓼

明星公益号收入李佳琦捐款500万元引争议

发表于:2024-12-20 10:36:12 来源:蜜蜂资讯

□雅洁璇(西南财经大学)

12月18日,6.2级地震突袭甘肃省临夏州积石山县,灾情严峻。面对突发灾情,社会各界积极响应,多家(名)头部直播电商企业和个人捐款捐物驰援甘肃青海地震受灾地区。中华慈善总会发布消息称,12月19日,电商主播李佳琦向中华慈善总会捐赠500万元进行震区专项救援,积极响应甘肃及青海等受灾地区的紧急救援、受灾群众生活保障、过渡安置物资采购以及灾后恢复重建等工作。(12月19日 《中国青年报》)

然而,“李佳琦捐款500万元”在短短几个小时内冲上热搜,在微博等社交媒体引发广泛争议。有人认为500万对于李佳琦来说很少,作为头部主播,分出这一点点收入作为捐赠,李佳琦仅仅是为了之前的花西子事件“洗白”和“博同情”,是“伪善”。捐款太“少”、动机不纯,所以李佳琦捐款是不值得被赞扬的。也有人认为,只要捐款了,不管多少,不管所谓的捐款“动机”纯不纯,这笔捐款对于灾区而言都是很有帮助的,只要捐款了就是在做好事、行善举,就是值得赞扬的。

其实,此类公众人物捐款引发争议的事件已屡见不鲜。甚至有时捐款比不捐款更容易受到质疑和攻击。但是,慈善不是"数学竞赛",捐多捐少都是一份心意,对于公众人物捐款事件,就算没有掌声,也不应该有偏见。质疑公众人物捐款的初心和动机、以收入为基准评判公众人物捐款数额的多少,甚至对其进行“逼捐”,此类事件可谓后患无穷。

首先,公众人物捐款不仅传递了爱心,为灾区提供了实质性的帮助,也为社会树立了榜样,值得我们肯定和赞扬。很多人会用公众人物的收入来评判其捐款数额多少,但没有人可以否认,不管捐款多少,愿意为灾区捐款都是善意之举,这些捐款都能为灾区提供救灾物资,都能为灾区的救援和灾后重建工作提供帮助。而且作为公众人物,其有着很高的知名度和社会影响力,为灾区捐款也能使更多人关注到灾情和灾区救援工作,带动更多人为灾区伸出援手,贡献自己的一份爱心和力量。

其次,对于捐款动机的质疑并非空穴来风,但是一昧质疑只会让捐款人士寒了心,这不利于社会慈善事业的发展。此前确实出现过如明星谎报捐款金额,事后被发现并未兑现承诺的善款;明星将慈善和流量划等号、以“捐款”作为炒作的资本来博流量、买人心;网红给山区群众送纸币美名其曰“送爱心”,却在拍摄完成视频后将纸币全数收回等事件……这使得人们对于公众人物的“爱心之举”产生不信任。但是,这并不代表所有公众人物的捐款都是动机不纯的,一昧否定捐款人的善意,将其物化和利益化,这是违背慈善本意的行为。这不仅会使捐款人“心寒”,更会打击社会更多爱心人士的积极性,减少社会对慈善事业的参与度,是不可取的。

所以我们应当如何让爱心之举免受质疑?

一方面,政府应该进一步完善捐款的程序和机制,建立完善的公益捐赠监督机制,以减少诈捐等钻公益监管漏洞的行为,重新树立社会公益捐赠的正面形象。作为公众人物,也应当树立正确的名利观,不以“慈善”来炒作。另一方面,作为社会公众,我们要进一步增强明辨是非的能力。捐款是自愿行为,慈善不是“竞赛”,我们不应以收入作为标准去要求公众人物捐款的多少,甚至对公众人物进行道德绑架来“逼捐”,将爱心物化和利益化,而应该对灾区和社会有益的捐款行为加以肯定和赞扬,不让爱心人士“寒心”,让爱心在社会间传递,为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数字化用户官网

海外文摘投稿

新金融世界杂志

匠心杂志官网